第904部分 (第2/4页)

轰炸机,更不可能跟踪第一舰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美军侦察机的巡逻半径大概是400海里,也许会稍微远一点,而“侦察鹰”可以轻易的飞到450海里之外,如果不考虑到与舰队通信距离的限制,还可以飞得更远一点。也就是说,第一舰队的侦察机的侦察能力更强,如果斯普鲁恩斯想偷袭第一舰队的话,也可能被第一舰队的侦察机发现。

此时,谈仁皓并不惋惜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而是在后悔,不应该那么快就击沉美军的潜艇。当他知道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的时候,谈仁皓就产生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利用第一舰队做诱饵,让斯普鲁恩斯主动攻击第一舰队,然后再利用第一舰队更强大的侦察与打击能力,击败大西洋舰队。也正是产生了这个想法,谈仁皓才没有命令舰队转向,而是沿着原来的航向继续前进。如果斯普鲁恩斯真想先干掉第一舰队的话,他就应该在这个时候跟上来了。

虽然谈仁皓没有直接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但是朱荣哲还是猜了出来。在与谈仁皓合作了这么长的时间后,朱荣哲也对谈仁皓的指挥特点有所了解了。可以说,谈仁皓在此时决定用第一舰队引诱斯普鲁恩斯上当,完全符合谈仁皓的指挥策略。这个想法不但大胆,而且很有冒险精神,更重要的是,谈仁皓对第一舰队充满了信心。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换了别的人,肯定不会做出同样的决定,而会在第一时间内下令舰队转向,首先避开危险,其次才考虑对付敌人,而谈仁皓是同时考虑这两个问题的。

首先考虑规避的问题,当时舰队只能向南,或者是西南方向上规避。如果向北,或者是东北方向上规模,都有可能撞上大西洋舰队,这就不叫规避,而叫主动迎战。而向西航行,只会更加靠近巴哈马群岛与大安德烈斯群岛,在天亮后被美军的岸基侦察机发现,并且遭到美军岸基轰炸机的打击。不管是向南,还是向西南方向规避,都将与第三舰队靠近,到时候,就算第一舰队能够避开打击,也将把危险引向第三舰队,而且其行踪并不难以判断。也就是说,规避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也正是如此,谈仁皓才没有下令舰队转向。朱荣哲后来也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继续与谈仁皓争辩。而在规避不果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与大西洋舰队决战。从后来谈仁皓调整侦察部署,以及在下半夜的时候让第三特混舰队到达了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之间,重新部署了舰队的编队来看,谈仁皓已经做好了首先挨打的思想准备。当时,第一特混舰队在前,第二特混舰队在后。第三特混舰队居中,呈纵队方式向东南方向航行。在此情况下,不管斯普鲁恩斯从哪个方向出现,都只能首先打击一支航母特混舰队。按照谈仁皓的安排,只要有一支航母特混舰队能够出动轰炸机,就能够摧毁大西洋舰队的航空作战能力,然后再让第三舰队赶过来协助歼灭大西洋舰队。因此,就算是在不利的情况下投入战斗。第一舰队仍然有比较大地获胜把握。

这只是极端情况,按照谈仁皓的判断,第一舰队首先发现大西洋舰队的可能性在五成以上。当时,第一舰队的侦察机已经在两个最重要的方向上进行搜索侦察了,只要大西洋舰队从这两个方向上进入,被发现的可能性接近百分之百。另外,斯普鲁恩斯不可能出现在巴哈马群岛海域,不然早就被第三舰队的侦察机给发现了。而从大西洋舰队离开诺福克港的时间,以及在随后并没有直接南下推断来看,斯普鲁恩斯不可能出现在第一舰队的东面。他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舰队机动过去。也就是说。在斯普鲁恩斯肯定出现的几个方向上,都会被第一舰队,或者是第三舰队的侦察机发现。从而首先暴露。

在谈仁皓分析出这样的结果之后,在他眼里,舰队被美军潜艇发现,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之前,斯普鲁恩斯肯定在犹豫该首先对付哪支主力舰队,而第三舰队的大概行踪已经暴露,也许斯普鲁恩斯会因此加速南下,去对付第三舰队。现在,第一舰队的准确位置也已经暴露。那么斯普鲁恩斯就会有所犹豫了。如果他决定首先对付第一舰队的话,就得调整舰队的作战安排,这会耽搁不少的时间。另外,斯普鲁恩斯所在地位置不一定是打击第一舰队最好地位置,因此斯普鲁恩斯也需要在夜间机动到有利的位置上,从而被第一舰队的侦察机发现。

也就是说,第一舰队暴露之后,反而让斯普鲁恩斯下了决心,从而让斯普鲁恩斯主动来偷袭第一舰队。这样一来。第三舰队受到地威胁就要小得多了,谈仁皓也不需要为第三舰队的安危,以及为黄晓天做出的牺牲而感到内疚。如果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