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将出征 (第1/2页)

好书推荐: 我可以穿越万界

朱元璋调集了三万人马,以傅有德为征南大将军,以郭英为副将,以义子徐司马为先锋,出兵征讨月努帖木儿。

大将出征,朱标亲自到安定门外相送,朱允炆和朱允熥跟随着,汤和、冯胜两员老将也来送行。

傅有德年过六旬,腿上又有伤,脸上却毫无倦容,一身戌装尽显凛凛威风。

朱标拱手道:"国公,辛苦了!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候,身上又有伤,却还要远征。"

傅有德爽朗地大笑,"太子说哪里话,臣就是喜欢打仗,有仗打就跟过年一样,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国效力,战死沙场!"

听到战死沙场四个字,朱允熥不由自主心头一震。

朱标笑道:"孤和父皇都等着国公凯旋归来,为国公庆功。″

傅友德:"臣一定会尽早回来的,就请太子转告陛下,安心静等臣的好消息吧。大丈夫不求生得其所,但求死得其所。陛下的知遇之恩,臣时刻铭记于心。"

汤和笑道:"老傅,今天怎么这么多废话?快去快回,还等着你喝酒呢,回来迟了,连碗底都没得舔了。"

傅友德:"你也太不厚道了,你大碗喝酒,连碗底都不给我留一个。"

冯胜道:"老傅是常胜将军,不是去打仗的,是去游山玩水的,老傅一到,鞑子就跪地投降。"

众人哈哈大笑。

傅友德拱手道:"借冯兄吉言,多准备几瓮酒,到时候,一定要敞开肚皮痛饮。太子殿下,臣告辞了!汤兄,小弟告辞了!冯兄,小弟告辞了!回来请你们喝酒。"

朱允熥对朱标道:"爹,我想送送国公。"

朱标嘉许地点点头,"正合我意,你就替我送送。"

朱允熥搀住傅友德胳膊,"国公请上车。"

"殿下请!"

"国公请!"

傅友德登上了车,身形十分矫健。

车行了半里路,朱允熥一句话也没说,又行了半里路,傅友德道:"时候不早了,殿下不必远送了,多谢殿下厚爱。"

朱允熥笑而不语。

又行了半里路,朱允熥问道:"国公预计大军多久能够走到四川?"

傅友德:"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臣预计少则三十五天,多则一个半月,具体要看天气好不好,路上泥泞否,粮草凑手否。"

朱允熥又问:"国公预计凉国公多久可以到达四川?"

傅友德:"自古入川走陇蜀道比楚蜀道要快捷,估计蓝玉先到,不过也难说。臣尽力督促大军前进。"

朱允熥握住传友德的胳膊说道:"国公见了凉国公,就跟他说,要他别忘了我跟他说的话。"

傅友德:"殿下说的什么话?"

"他知道的,国公也千万保重身体,早些回来。"朱允熥说完跳下车走了。

傅友德的儿子傅忠是驸马,娶的是寿春公主,随军出征也坐在车上,职司传令官。

他对傅友德说道:"三皇孙今天似乎有点怪啊,总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傅友德:"三皇孙是个厚道人。这一次出征四川算是我最后的机会了,必须牢牢抓住,绝不能让蓝玉那厮抢了先!"

傅忠:"爹一生打过无数大仗,小小月努帖木儿算什么,还不是手到擒来?"

傅友德淡淡一笑,"你懂什么?传令三军,开足马力,全速前进!十五日之内必须入川。"

傅忠抬头看了傅友德一眼,"爹刚才不是说少则三十五天吗?"

傅友德喝道:"少废话,传令!"

傅友德是明军中的五虎上将,功劳才干丝毫不亚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但他远没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幸运。

他出生于安徽砀山,世代农民,投奔刘福通加入红巾军,最先跟随李喜喜。

李喜喜兵败,传友德又转投明玉珍。

在明玉珍手下也得不到重用,又转投陈友谅。

在朱元璋率军到来时,又投靠了朱元璋。

在加入朱元璋的队伍后,傅友德的军事生涯仿佛开了挂,几乎平定天下所有重大战役他都参加了,并且无一败绩:

首次参加鄱阳湖之战,傅友德就大放异彩,他乘一只小船向陈友谅对冲,挫败陈友谅前锋,使朱元璋眼前一亮。

随后攻打张士诚,紧接着转战江淮,取山东,破大都,克山西、定陕西、扫甘肃,伐四川,平云贵,攻无不克,势如破足,还数次出征蒙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