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来越长,古华派聚集的武林人士也越来越多。直到崆峒派、天山派等几个与慕容交好、与古华不睦的门派,也领人前来,这里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武林核心。

虽然众人都聚集来了,可徐云帆不在,古华只尽地主之谊。王禹很尽责地安排众人吃穿住行,但论正事,别说是他,就连罗长风也上不了台面。

当然罗长风悠哉摇扇喝茶,每天准时去藏书楼一次,巴不得远离这操烦。

就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除夕之夜来临了。

除夕夜,门派首领没心情放鞭炮吃饺子,都聚集在古华派的正厅里开会。

大厅里黑压压坐满了人。正中央一向是慕容坐的首位,现在空了出来。定舆门荀微拒绝与会。除此之外九品八品的武者左右列坐,不自觉就分出了亲疏远近。

会议的议题是分析当今武林局势和应对方案,顺带推选新的武林盟主——代理的。若将来慕容回来,还要问清北关之战经过,再决定由谁做盟主。

罗长风身为古华首徒,也需列席会议。他很自觉地找了最下手的角落,往里一坐,开始思考饺子是韭菜馅好吃还是白菜馅好吃的问题。

白菜馅太水,韭菜馅会在嘴里留下味道,有损形象,真是难以抉择啊。

……

王禹给众人添茶倒水的间隙过来,看大师兄一脸无所事事,忍不住吐槽:“罗师兄,他们吵得那么厉害,你倒是说句话啊。”

吵?是的,众人的确在争吵。

各门派间互有恩怨,对局势的分析里掺杂个人好恶,指桑骂槐说别人坏话。越说声调越高,又无慕容居中调停,很快屋里就吵成了一锅粥。

罗长风淡定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吵过了,自然就推出个首领来,

干我底事?”

王禹郁闷地道:“大师兄,您不去争那个‘代盟主’?好歹为徐师兄争取一下啊。”

“哈,你徐师兄的功劳,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若不提,他们的偏见和死脑筋也就无可救药了。”

王禹心想真的不是因为你比较懒吗?

“人要有定位,有人能站在台前指点江山,而神棍如我,只适合看热闹。”罗长风拿扇子轻敲了下他头顶:“你看,能站台前的人出来了。”

王禹忙瞧过去。

众人正议论到什么人可做代盟主。徐云帆的呼声很高,但也有坚持反对的。反对的也不无道理。譬如有人说徐云帆武功水平起伏不定,即使现在也未达到九品,在座的有好几位九品高手,轮不到他。还有说徐云帆虽做了力挽狂澜的大事,但不等于他就有领导的才能。

杨正清更断言:“他做掌门才几天?整个中原的格局,他可担得起?

就在争论的时候,一人越众而出,拱手说道:“各位前辈,请听我一言。”

众人看过去,见是一个穿着灰色衣袍的年轻人,相貌平平,想必是某门的旁支弟子。杨正清被打断,不悦地道:“掌门人议事,哪有你插言的道理?你在家对自己师长也如此么?”

那年轻人倒不害怕,笑嘻嘻地道:“杨掌门别生气,晚辈对掌门十分敬重的。但您说到格局和气量,我倒觉得,徐掌门的格局很可观呢。”

“哦?”杨正清听徐云帆的名字听得耳朵起茧,厌烦地道,“你若还要拿海宁之战和北关之战做例子,就省了吧!海宁之战我打赢胡密,也没他那样满世界宣扬。至于北关,他说启动先天之阵,谁看到了?我们哪个门派没损失人力,偏就他出类拔萃?”

“不,我说的是最近才发生的事。”年轻人笑着,却暗含讽刺,“可惜可叹,这么多掌门、前辈,□品高手,竟无一人看懂古华派掌门煞费苦心传来的言语,格局再高,也无人赏识了。”

“倒要请教!”杨正清听得刺耳,忿然顶上一句。其他无论支持徐云帆或反对的人们,也都竖起了耳朵。

“这一个月来,魔教祭司追杀徐云帆,数次觅至他藏身之地,在山壁留下‘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古诗。”

众人点头。探听消息的弟子将此事回报了。

“而徐云帆连续传回五次斩杀魔人之战果,第一次在天台峰,杀七品。第二次在下关镇,重伤七品。第三次在意阑珊古亭,杀五品七品各一人。第四次在宗山,与八品两败俱伤。第五次在恒川,杀七品与十数名围剿者。”

r》 年轻人走来最前面布置了文房四宝的桌案旁,提笔蘸墨,在铺开的宣纸上写下五次战斗的地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