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4页)

时隐时现,多了几分流丽诡怪,配合谢纯玉闪动的身法,更是捉摸不定。

初九却安然立于原地,像一尊雕塑,又像一幅画,静待他的攻击。

眼见谢纯玉手中之剑将要触及他的面门,这幅画突然活动起来。初九先一个下腰躲掉他的剑势,又翻脚侧踢直攻他下盘。

谢纯玉飞身以躲,但一招已是落空。

初九顺侧踢之势翻转到谢纯玉身后,手中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根尖端锐利的树枝,刺向谢纯玉后心。

谢纯玉心知不妙,不敢稍有松懈,脚甫沾地就连忙横起阙一剑身抵住树枝。

草木怎敢与金铁相抗,初九即刻收手避开阙一锋芒,旋身踏地,退至一丈之后。双脚又猛踏身后树干,身体借力向前,手一扬,柔韧的树枝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一波攻势向着谢纯玉而去。

谢纯玉挑剑划往那道树枝勾勒的弧线,却被树枝的轻灵地闪避。

初九手握树枝,错开阙一锋芒,转而猛击阙一剑身。

谢纯玉不料那看似轻飘飘的一击却有千钧力度,错愕之间,只觉得虎口一震,手腕发麻,已是握不住阙一,长剑脱手坠地。

初九凌空夺过阙一,手执剑柄,竟对着谢纯玉左胸反手一剑,如长虹贯日,挟带不可逼视的凛凛剑气。剑未至,剑气依然划破谢纯玉外衣。

谢纯玉大惊,知道此时退无可退,只好以攻为守,抬脚踢向初九握剑之右手。剑势因此起了变化,从谢纯玉肩头堪堪掠过。

他知自己优势尽失,再战无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使出独门身法,眨眼间便弹跳到十丈之外。

初九在他身后欲追,仍是追之不及。

谢纯玉这般逃逸的功夫,是他多年来反复练就的,有所成就,但因消耗过大,速度不能长久维持。深知自己缺陷,谢纯玉疾行同时,回头对初九高声道:“道长追我无益,不如回头去林中小屋看看梅公子是否还在那里。”

初九一听“林中小屋”,便知他并非恫吓自己,而是梅尧君那头生了变故。李启玄已死,他不愿再失去梅尧君。心中惊怕,片刻挣扎后果真转身向小屋方向行去。

谢纯玉见他转身离开,松了口气,脚下不停,不久便到梅昀风在洛阳的住处。

他直行梅昀风居室,打算向梅昀风禀报昨夜见闻。一路上听见周围时而有人谈论宜秋园李启玄横死一事,想来梅昀风对他的举动应该早已了如指掌,便不急着过去,改奔为走。

正巧,又在花园外遇见几个死士,见死士行色匆匆、面有忧色,料想是发生意外之事,便拦下欲他们问个究竟。

死士见是他,竟然抢先问起他来:“纯玉,你走前可寻到了公子?”

谢纯玉惊疑不定,猜到些什么又不敢出口,只好如实说起:“自然是寻到了。回返途中我接到庄主来信,便去宜秋园处理那边的事宜,公子交予陈兄两人护送。观你之神情,是发生了何事?”

那人大惊:“难道是中途出了变故?公子至今尚未归来,连同陈兄两位也音讯全无。”

谢纯玉愣住。他被梅昀风调开,公子未归责任自不在他;但陈兄两人与他朝夕相处,早已是亲如兄弟,听这话里的意思,如今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天地一白

人不会死于他犯的第一个错误,而往往是死于第二个错误。

初九想,他的第一个错误是什么。是那个风雨夜里离开曲断。那他的第二个错误则是回到洛阳、自投罗网。

他又摇头:他的第一个错误应该是一年前错上了梅尧君的马,从此以后他再也没做过对任何事。若时光倒流,那一刻他本有千万种选择,却只会千百次地重蹈覆辙。

木屋内空空如也,犹如清晨初醒时的枕边,余温尚存,却空空荡荡。

初九在屋内愣了许久,后来,回过神,便要去找梅尧君。出门前余光却扫到木屋内那只火盆,初九向它走了几步,半蹲下身,看入其中,灰黑色冷灰中还埋着半截木柴。他记得他走之前把火盆里的残灰清理干净,那这应该是梅尧君留下的。孩子气的,笨拙的印记。

那一刻,初九才后知后觉地感到巨大的、无法抵挡的绝望向他倾倒而来。他疯狂地想留下这盆灰烬,却无计可施无能为力。就连这点都做不到,他又如何去找梅尧君。

初九伸手进去,抓住一把黑灰,无意识地慢慢攥紧。他眉目低垂,脸上仍是没有什么表情,是平静的湖面,更是一片空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