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2/4页)

里想的,与所有人都不同,他总不能告诉堂中这些人,作为一个穿越者,深深地意识到,曹操才是自己大敌,现在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对峙,后面就是一座座空城,正是消灭曹操的大好时机吧。

众臣工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主公,如今荆州民生凋敝,乱贼四起,不可北伐啊。”

“主公,江东虎狼在侧,若是北伐,江东军必偷袭我后方啊。”

“主公,如今袁绍强,曹操弱,我们北伐,不过是加速袁绍吞并中原,袁绍四世三公,携百万雄师南下,如何与敌啊。”

众臣纷纷相劝。刘璋也几乎动摇,可是自己还是认定了曹操才是自己大敌,此时不攻,将来必然后悔。

“曹操挟持天子,为天下唯一国贼,必须声讨,但是你们说得也有道理,军士疲惫,粮草匮乏,后方不稳。

所以这次本官只出动五到七万精兵,其余兵马全部驻防荆州,必可扫平中原。”

刘璋话语坚决,众文武都不敢再劝,纷纷退回原位,张任也退了下去,主公要战,作为武将当然只能鼎力效忠。

堂中只有法正和黄月英站立,法正沉默了一会,禀道:“主公,只要主公远离荆州,荆州乱象必起,荆州乱象一起,必然引起江东觊觎,世家余孽也会相继抬头,荆州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属下坚决反对主公此时北伐。”

第263章五子良将第二名

法正微弯身体,向刘璋静立而拜,他知道自己这个主公,一旦认定的事,是很难改变的,可是法正也知道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让主公的冷静果断,不会变成乾纲独断,刚愎自用。

“孝直。”刘璋缓缓道:“不用再劝了,我已经决定了,休整三日,北伐中原。”

“主公……”法正感觉自己该说的已经说完,最后可能只剩下以死相谏,法正不怕死,可是那不是自己风格,但在法正看来,现在北伐中原贻害无穷,难道自己真的不得不像王累一般,以死相谏吗?

整个大堂沉静,落针可闻,黄月英低着头想了一会,对刘璋道:“主公,如果主公一定要出师北伐,月英请为先锋。”

法正和众文武看向黄月英,到现在为止,黄月英不过写了一篇告文,劝降了黄祖,其他时间都是在熟悉川军事务,川军众文武都还没看出来这个女人有什么军事才能。

可是就算有军事才能,法正也觉得黄月英不该在这时候请命为先锋,如此一来,再也没人能阻止刘璋北伐了。

…………

刘璋和黄月英走在花园里,荷花池中荷花并开,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刘璋道:“看不出来,你竟然会武艺,好像还很厉害,难怪上次在黄家湾,说有你陪着,包我没事。”

黄月英笑道:“我师傅百家杂学,我自然也都懂些皮毛,只是兵家伐谋,武艺是最下作的,往往一个人武艺过高,就会埋葬他的智慧,因为他不会习惯用脑子思考。”

黄月英说到这里,对刘璋道:“主公,你欠我一个理由,为什么坚持北伐?观主公行事。虽然武断,但是每次都应该有原因,绝不是你在堂上说的那些。”

“什么都瞒不过你。”刘璋沉默了一会道:“月英,你认为官渡之战谁会赢?”

“我早说过了,那我哪知道。打仗的是曹操和袁绍。各有长短,七分人为,三分天命,我瞎操什么心。不过,如果要我选一个的话。”黄月英手指撑着下巴想了一下:“我希望曹操赢。”

刘璋摇摇头:“我却希望袁绍能赢,曹操这个人明显比袁绍强得太多,曹操乃阉宦之后,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曹操是最弱的一支,要不是一封假诏,十八路诸侯上面根本没有他的名字。

可是短短八年,曹操统一兖州,招降青州兵,攻陶谦,伐吕布,破刘备,灭袁术。迎驾天子,雄霸中原。

反观袁绍,四世三公,却根本没有打过什么硬仗,在渤海起兵。四方来投,取冀州靠的是阴谋夺城,反客为主,取并州并州本为无主之地。取青州,是因为曹操将孔融召回朝廷。与曹操瓜分青州。

唯一值得称道的,算是攻灭公孙瓒,可是公孙瓒对付外族厉害,他本身不适合打内战,贫寒出身,不懂政治,歼灭刘虞,失去人心,又因力抗外族,得罪乌桓,袁绍联合乌桓人才将公孙瓒逼死在易京楼上,这实在算不得什么功绩。”

黄月英点点头:“主公的意思我明白了,论军队,袁绍强,曹操弱,但论主公,袁绍连曹操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主公宁愿选择一个弱的对手,不选择一个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