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袁太君闻言吓了一跳,扬在空中的手,登时就停住了。

刘静安一手抱着牌位,一手抱着那只檀木匣子,冲袁太君说:“老太太,我父亲在这里呢。”

袁太君一看牌位,就像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忙把用袖子遮住了面庞。同时她喝斥刘静安:“安哥儿你这是做什么?大过年的,你抱着个牌位出来,也不怕晦气?”

刘静安不解,说道:“这是静安的亲生父亲,有什么晦气?”他又把檀木匣子往袁太君怀里放,说:“这是我父亲当日殉城时,身上所穿的官袍的一角。我和母亲一直留着它做个念想。老太太也请您看一眼吧?”

袁太君被唬得忙向后躲,说:“你这是打哪儿拿来的,还不快放回去!”

刘静安看怀里抱的两样东西,莫明其妙地摇摇头,对袁太君的表现有些不可思议。

他无奈地说:“好吧,既然老太太不想看,我便放回去。可是,您不能再动手打我们太太了。”他指着徐夫人,对袁太君说,“老太太您看明白了——我们太太今天身上穿的,是皇上亲赐的二品诰命品服。如果您今天打了她,可不是打了儿媳妇,而是打了朝廷命妇。您身为一介平民,殴打朝廷命妇,是以下犯上、十恶不赦之大罪,朝廷定会严办的!”

袁太君的个性村蛮,没有任何见识。听刘静安一番话,还真把她吓到了,她忙向后退,又把手藏到身后,意思是她根本没想打徐氏。

刘静安见计得逞,偷偷一笑。

徐夫人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自己刚才冲动了,竟然直面袁太君的锋芒,若真被她打了,岂不是亏了?幸好儿子机灵,见机行事,帮她解了围,还挽回了面子。

但是她面上却不动声色,她对刘静安说:“静安,侯爷已见过老太太,快把侯爷的牌位请回后殿去吧。”

“是。”刘静安答应着,捧着牌位和檀木匣子走了。

徐夫人又吩咐兰香:“兰香,请老太太回座。”随后她也回到座位上。

兰香扶袁太君回到座位上,轻声说道:“老太太请坐,您老消消气,有话好好说。”

刘彦昌也在一旁劝她:“我说娘啊,您干什么动手就要打人呢?我不是跟您说过,我大嫂现在不同以往,她是朝廷命妇,您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打骂。”

袁太君本来已经被刘静安唬住了。可是听刘彦昌阴阳怪气的这么一说,她又回过点儿味来。她对刘彦昌说:“不管怎么样,她也是我们刘家的媳妇,我这当婆婆的还管不了她?”又说,“她总不能天天穿着这身衣服吧,等哪天她不穿了,我是不是打得她?”

袁太君这样胡搅蛮缠,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是徐夫人拿她没办法,只能尽力做出一副“和颜悦色”的表情,对袁太君说:“老太太,您永远都是我们家的老太太,我永远都会孝顺您的。”

“那你还打算休了秋莲吗?”袁太君不依不饶。

徐夫人一笑,说:“她又不是妻,哪有‘休’这种说法?”

袁太君听这话,面色刚要缓和,却听徐夫人又说:“妾没有休的,只有开恩放出去,或者是交给人牙子卖出去。”

袁太君的脸“刷”又冷了下来,她说:“这么说,你是一定要撵她出门了?”

徐夫人见袁太君冥顽不灵,根本听不进她的话,不由皱眉。她沉吟了一下,说:“老太太,您今天刚到这儿,这事等会儿我们再商量……”随后她把目光转向刘彦昌,说,“刚我跟二老爷的话,还没说完呢。”

这时,兰香捧着热茶过来,给三个人倒了一遍茶,缓和了一下气氛。

徐夫人这次接过了茶盏。她捧着茶盏,抿了一口,随后把茶盏放到旁边的小几上。

徐夫人问刘彦昌:“二老爷,咱家的田地和铺子,究竟是怎么亏了钱的?我可是听人说,今年风调雨顺,京城、梁州附近田地里粮食收成不错……梁州城也是一日比一日繁华,翡翠大街上的铺子没有不赚钱的,怎么偏咱家的铺子就亏了呢?”

袁太君插言说:“不是跟你说了?他根本不会经营。”

“是吗?”徐夫人问,她眼睛看看窗外,似乎在思索什么。她说,“莫非,我应该换个人替我经营?”

刘彦昌一楞,没想到徐夫人要趁机把那些东西收回去!

这时,却又听徐夫人幽幽叹道:“可是我实在找不到,像二老爷这样能够信任的人。”

刘彦昌又一喜,他忙说:“大嫂,不是我不会经营,是今年赶上太倒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