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李玉不知道李心圆的想法,她其实去卖冰糕真正的原因不是真的那么懂事,而是因为在这个没有娱乐的时代里,要是没有书看会死人的,但是现在非常不幸的是,李玉正处于这种状态,痛定思痛之后,才发觉,前世有个理论非常好用,自己的钱才是有真正的支配权,就为这,李玉不想出头的念头被她给活活掐死了。唉,咱也做一回天才是不!

不过,貌似有哪不对啊,就是她家老妈那眼神,唉,就知道会这样!李玉在那里自己嘀嘀咕咕,对李芳李心圆不无羡慕,却没有想过,李大伯是大男人似的粗心,以为是李妈带着他们做的,李大妈则是不了解情况,要是知道了,恐怕李玉还真的会变成猴子了。

晚上李妈回家,儿子吵翻了天,原本打算好好问问女儿的事情也就这样抛在脑后了,本来再等着李妈问的李玉,就这样被搁置在旁,这……算不算是缓期了呢?

第四十一章 包谷饼

老家的石磨就是这样,想找一个有推手的,所以有点破旧了。

包谷熟了,李玉早就嘴谗得不得了,李婆婆辦了几个包谷回来搭稀饭,当然,也不忘放几个在里面煮熟让孙女啃着吃。

嫩甜的包谷味道让李玉吃得连舌头都想吞掉,李芳跟李心圆更夸张,四根包谷,李玉的还没有解决完,他们兄妹俩已经开始分最后一根了。

现在的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石磨,现在包谷还嫩,正是吃包谷饼的好时间,往往三两家凑在一起,把那丁字型的推手吊在横梁上,两个人推动石磨转起来,一个人把包谷添进上层石磨的那个小洞里,不一会儿,那两扇古磨交合处就会出现嫩黄的包谷面,嫩包谷是泡在水里,有的时候必须要添一点水进去,磨子推起来比较轻松,不然就算是两个人也是推不动的。

时常会有小孩子凑热闹,人还没有推手高,却吊在推手上面,随着大人一有一后有序的推动中被带上带下,大人们就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直乐呵。

李玉家也是这些人常来的地方之一,石磨的磨盘会因为时间的长短有一定程度上的磨损,再加上大小的问题,所以推包谷面,李玉家这种才一年的新磨,外加一个人也能推动的大小,刚好适合在这个时候使用。

嫩包谷面带着天生的甜味,可以煮疙瘩也可以做饼,刚开始的时候李玉吃得兴奋异常,多少年没有吃过了啊,这可是真正的纯手磨推出来的,粗细均匀,香味浓郁。离开农村之后,想要吃到就有点难了。

但是,在两天三天之后,接连吃了N顿这些东西,再香再美味,李玉也吃不下去了,说白了,她就吃个稀奇,尝尝鲜而已,本来李玉本身对这包谷面都不太待见,更何况吃了这么久了呢。

这不,当今天中午又是包谷饼的时候,李玉总算暴发了,宁愿吃酸菜也不要吃饼了,李婆婆虽然气,但是这些日子以来,多少也知道了李玉的性子,那犟脾气,从来都是说一不二。

李芳一向是李玉做什么她就做什么,现在看到妹妹不吃,她也把吃到一半的包谷饼扔在桌子上了。

李婆婆火了,李玉虽然挑嘴,至少还知道珍惜粮食,并没有像李芳一样糟蹋东西,而李芳完全就是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寺娘子(神婆)造假神!

“芳儿给我吃不吃了的!你们这会有包谷面馍馍吃还起麻假,想当年我们糠面里面夹点儿包谷面也吃得下去,你们看看你们,这么大了,啥子不好学,就学会了一个嫌嘴,哪个教你们的?”李婆婆黑着脸,拿筷子夹起李芳扔在桌子上的半块包谷面馍馍,半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塞在李芳的手上,一定要李芳往嘴里送,李芳扁着嘴,好似随时要哭出来了一样。

“妈,芳儿,快吃吧!”李妈叫了李婆婆一声,李婆婆才没有强迫李芳,其实李婆婆只是一时生气而已,她们这些(炫)经(书)历(网)过饥荒的年代的人,最见不得的就是挑食,最恨的就是浪费。

“哼,就是她们这些娃儿,想当年你幺幺小的时候拿到包谷面馍馍出去吃,却笨笨的从别人那里换了两个糠面馍馍回来,那糠啊,可是谷壳子,吃到喉咙里面都哈人得很,可是人家屋头没粮,还不是得吃,就是你幺幺那个笨女子,看到没吃过,拿一个包谷面馍馍换了两个糠面馍馍回来,被我唬的一下就扔到院坝边边去了,没过好一会,佑昌屋头那个娃儿就去捡了起来,又拿回去吃了!”

李玉和李芳饭也不吃了,就开始认真的听着李婆婆讲故事,“婆婆,为啥子我们家有包谷面吃呢?幺幺跟哪个人换的?”笨蛋都知道糠面饼怎么可以跟包谷饼相比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