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 (第1/4页)

“敢啊,只要是这制陶上的事情,我什么都敢想,也敢尝试。”王嫂睁大眼睛。盯着金珠道:“蒋二小姐。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

“嗯,好,我正有这样的想法。”金珠仔细看着木架上的陶器,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道:“王嫂,你除了会制陶之外,还会烧制瓷器吗?”

“会啊。怎么不会,其实制陶和烧瓷在手艺上差不多,不同的是用的土和烧制的温度。蒋二小姐,你不知道,我婆婆最厉害的本事其实是烧瓷,我也学了七七八八,不过因为烧瓷需要的人手多,我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要不然,我这店里摆放的就是更值钱的瓷器。”

王嫂信心满满。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如果不是公公和男人没本事,她和婆婆两个女人折腾不动,她何至于烧制不赚钱的陶器,要知道,王氏白瓷可是她婆婆的独门手艺。

“好,你如果真会烧瓷就太好了,明天,我让媚儿给你送图纸过来,你要真能烧制出来,我就和你合作。”金珠道:“你如果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可以给你找几个人,要什么样的你只管说。”

“不用,如果只是烧几个不用别人帮忙,等我烧制出来后,如果蒋二小姐能看上眼,人手的事情你不说我也会要。”王嫂仰头笑道。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媚儿,我们回去吧。”

金珠带着姚媚儿离开,王嫂一直目送到她们的背影消失,不停的咬着下嘴唇,她今天真的是豁出去了,刚才那些话半真半假,只为了能吸引金珠的注意。

姚媚儿一来店里她就注意上了,拿着铜汽锅琢磨了很久,越看越像传闻中蒋家为王府公子制作的锅具,她忙四处找人打听,果然,送铜汽锅来的姚媚儿是蒋家的丫鬟,这让她精神一振,普安有不少家陶器店,姚媚儿能找上她就是她的机会,无论如何也要抓住。

于是,她仔细研究了铜汽锅,根据经验不断的改进,力求能让姚媚儿带回去让蒋家小姐眼睛一亮,可没想到,蒋二小姐亲自来到店里。

说实话,她对蒋二小姐真是不太了解,心里虽然极度渴望得到认可和帮助,当如果这人并不像她想象的一样,她也不乐意跟一个无知的人合作,于是,就有了她自揭短处的话语,不过还好,蒋二小姐没有让她失望,接下来就看她会不会让蒋二小姐满意了。

想了想,王嫂忙收拾了一下,关了店跑回了家,她要和婆婆好好商量下这事。

这边王嫂兴匆匆的跑回家,那边姚媚儿一路不解的问金珠,为什么要给王嫂这样的人机会,明明就是一个满口胡话大话的人,再说了她的那点制陶手艺也不怎么样云云。

“不为什么,只为了她敢想。”金珠笑道:“媚儿,这个世界上不缺有本事的人,却缺乏敢想更缺乏敢做的人,你真以为我很厉害很有本事吗?错了,我只是比别人敢想而已,只有敢想才会想着去做,只有做了才知道是不是说大话,你看这四个汽锅,和咱们的铜汽锅有不少的差别,这肯定是王嫂自己的想法,她究竟是说大话,还是真有本事,你将这四个锅送给秦大娘就知道了。”

“哦,我知道了。”姚媚儿没再说话,心里虽然不是很认同金珠的话,但她也知道,金珠的话一向没错。

两人回到家,姚媚儿去送汽锅,金珠回房开始画图,田王嫂和吴妈已经找到,无论谁赢了,只要真有本事,这两个人她都会想办法留下来。

人有了,花圃的具体位置她也想好了。

口子里的事情办得还顺利,听老顾说,除了钱丰家,方姚氏家和赵家,其他人家都愿意去其它地方居住,尤其是听说各自的家乡已经重建,金珠买他们田地的钱又不少,再补贴点路费,足够让他们重返家乡。

卢贵和张氏则是落荒而逃,吉祥每天都会从他们门前经过,冷冷的看着他们家好一会才会离开,让他们心惊胆战,听说能置换普安附近的田地,张氏第一个就跑去找方姚氏,急匆匆的按了手印拿了钱,当天夜里就收拾东西走了。

现在的福保村已经动了起来,忙着收拾忙着处理,再有半个月的时间,这里应该就能完全腾空了。

钱丰家、方姚氏家还有赵家,都已经在小窝庄里安置了下来,福保村这块地临近口子里的入口,她要修建大花圃的事人所皆知,用这个地方修建花圃正合适,免得将来有人借口想看花圃,跑进口子里深处,那些地方她另外有用处,不能让每一个人知道。

人有了,地方有了,剩下的就是工具。

有地有人,只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花圃就能上规模,而她想要做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