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1/4页)

“是我的错,沈阳和开铁二城不一样的。没有兽人内应,不可能一鼓而下。”袁应泰此时真是后悔莫及。“我是害死辽东百万汉人的罪人。”

“姐夫你千万不要这么说,野猪皮才是罪人。”姚居秀看着行尸走肉一般的姐夫,眼泪都要留下来了。

“你放心,我不会自杀的。身为罪人一定要让皇帝审判,明正典刑而死,这是我为光明帝国能做的最后一件事。”袁应泰拍了拍姚居秀的肩膀。“我死以后,你也不要再做生意了,让孩子们好好读书。”

姚居秀使劲摇头,就是说不出话。

他姐夫从临漳县县令,做到河南右参政,一路都在治水,他就一路跟着采石送食,从漳水到黄河,一路跟着姐夫勤勤恳恳地给光明皇帝干活。

虽然也发了点小财,但是和其他人比起来,他和姐夫都是实实在在的皇上忠臣、人民公仆了。

几个亲兵看着袁应泰和姚居秀的愁容,都感到心情复杂。

他们大部分是辽人,对袁应泰允许贺世贤招募兽人,导致沈阳沦陷都极为愤懑,可是袁应泰在萨尔浒大败,开原、铁岭相继失陷后接手这个危局,他确实也做到了全力工作,日夜操劳的地步。

袁应泰在担任辽东经略之前的官声非常好,是整个光明帝国中,罕有的愿意做事、能够做事的官僚。

他在河南河北治水的功绩得到了万历皇帝关注,把他调到北京,又负责了对卢沟河和海河的治理,政绩斐然。

然后就是灾难开始。

面对萨尔浒大败后的局面,万历皇帝把他认为最有才能的部下,派来处理杨镐留下来的烂摊子。

在宁夏总兵侯世禄看来,万历皇帝的这个决策大大加速了辽东局势的崩溃。

杨镐虽然才能有限,但是从抗倭援朝时就开始独当一面,经历了无数胜败,见过不知道多少名将、庸人、蠢材,哪怕自己也仅仅是个中人之才也已经历练出了几根锐牙。

虽然萨尔浒大败,但是辽沈二城,他还是有极大希望守住的,毕竟攻击和防御是难度完全不同的工作。

杨镐也不至于做出在大败后,招募居心叵测的兽人的事情。

‘太愚蠢了,连兽人畏威而不怀德都不懂。’侯世禄看着满面愁容的袁应泰,一点也不同情他。

在辽东摸爬滚打了那么些年的杨镐在野猪皮面前也是被打得昏招迭出,有热情而毫无军事经验的袁应泰,根据治水的经验,做出了一系列更加荒谬绝伦的决策。

把本来就岌岌可危的辽东局势,败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此情势下,再努力的工作也弥补不了他的罪责了,下诏狱是他应有的命运。

“候总兵,何事求见?”侯世禄走到城墙上许久也不说话,姚居秀就主动问了。

袁应泰也没有什么不满表情,这种事情在平日里算得上失礼,但是他也体谅这个远道而来的将军。

不仅因为侯世禄这几天的表现很不错,他昨天亲自带队出门鏖战一场,打得不漂亮但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是因为辽阳本地的精兵已经全部丢在了救援辽阳的战斗中。

侯世禄率领的来自西北的甘陕边兵,如今是辽阳城中最后可战的力量了。

“我派兵搜捕城内兽人,已经抓住了二十几个兽人,其中有几个还是孩子,请经略示下。”虽然心中不满,而且袁应泰政治上已经完蛋,但是侯世禄还是不敢逾越,这是光明帝国的规矩。

而且这件事也是个大锅,他不想背。

“不论男女老幼,一律处死!”袁应泰的话让姚居秀大惊。

“姐夫不可啊,丢失沈阳已经是大罪,再处死妇孺,只怕圣母言官绝不会放过姐夫啊。”圣母言官是光明帝国的一个特色官职,这个职位不做任何实事,就负责指出问题。

一开始这个官职存在的本意是让皇帝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大臣,也是一个监察官员操守的结构。

但是权力运行自有其规律,然而经过两百多年的时间,这个官职因为本身的特性,已经完全丧失了监督官员的本意,彻彻底底地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更糟糕的是还执行一套荒谬的道德标准。

只要政治正确、符合圣人教化,谁敢反对,他们就喷谁,完全不顾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顾不得那么多了,我要先救辽阳十万军民。”但是平日再忌讳,事到如今,袁应泰也管不了圣母言官了。

侯世禄领命后又问了一个问题:“辽东精灵和帝国臣民混居多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