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她是有所求,不过谁不是这样。只可惜老六当不得大用,没学到四夫人的精明。不过能像四老爷一样憨厚也是好事。”

魏楹看沈寄虽然脸上没有笑容却显得心情很好的样子,挑眉道:“怎么了?”

沈寄道:“方才呛了二夫人一顿,觉得很爽。”当初戒尺和《女诫》的气,她忍了整整四年了。

“哦,明日送葬住哪里你安排好没有?”

送葬回来就要去见陈姨娘了,这样才好避开众人耳目。不然要特地出去太招眼。沈寄点头,“已经寻好了个庙给了银子让我们借宿,和尚都离开自寻住处。”

“好,我让十五叔通知他朋友把人带来。陈姨娘还活着的事不能让旁人知晓,就是四叔四婶也不行。”

“我知道的。”

“还有一件事……”

沈寄抬起耷拉的眼皮,她很困了。于是问道:“什么事?”

“算了,明天祖父的大事完了再说。你赶紧上床睡吧。”

“哦。”

第二日寅时众人就起来拾掇,卯时起棺,一路白幡招展的往祖坟而去。通家之好的人家纷纷来路祭,而去魏家枝繁叶茂,出殡的队伍拖得端的是长。卯正了,最后一拨人还在家里没有出门。而前头遇到路祭的都要停留一番,半个时辰才走出去两里地。

魏楹和叔叔还有兄弟们在前头做孝子贤孙一路哭灵,就连小权儿都被下人顶在肩膀上一路跟着。沈寄和婶娘弟妹们跟在后头。所有人的都是晚辈,都是用步行。就这么一路走走停停,好在宅子离祖坟不算太远,总算是午后就到了。

四老爷早打发了人来安排吃住,眼见离看好的下葬的时辰还有些时候,便先安排众人在附近的家庙吃午饭,孙辈的两个两个轮着在坟地和下人一起守着棺材。第一轮自然就是魏楹和魏枫。

沈寄吃过以后就和小权儿一道去给魏楹送饭,路上遇到宋氏也去给魏枫送饭。

“二嫂”小权儿招呼道,宋氏应了一声,然后不甘不愿的蹲身唤道:“大嫂!”小权儿都招呼她了,她不招呼沈寄那就是不懂礼数。

沈寄点点头,“二弟妹,我们一道走吧。”

“好!”

沈寄和宋氏彼此都没什么话说,好在小权儿一路还叽叽喳喳的说着才没有冷场。

“大嫂,走不动了。”走了没多远,小权儿停了下来。

身后就只跟着一个拎食盒的挽翠,宋氏那里也是只带了一个下人去送饭。这里一路过去都是魏家的土地,安全没有问题。下人都在坟地和家庙帮忙,沈寄还打发了人去附近不远的庙里收拾今晚的住处,便没有带更多的人出来。

沈寄便道:“那大嫂背你?”方才小权儿吃了饭出来玩耍看到沈寄出来就要跟着她走,沈寄便打发带着他玩的小厮回去给十五婶报讯去了。

挽翠忙道,“奶奶,还是奴婢来背十五爷吧。”

沈寄看了一眼挽翠,“算了,那食盒里汤汤水水的,我拎不好。反倒是我们小权儿不会洒出来啊。”汤水佐着比干干的饭菜好下咽,沈寄便多盛了一些汤。

小权儿看到沈寄蹲在面前,喜滋滋的扑上去,抱住她的脖子。沈寄垫了垫,四岁的小家伙还是挺有肉的。不过她八岁就背着东西到集市去卖了,虽然这几年养尊处优,但日日锻炼,背着小权儿走两里路去送饭也不妨。不然,她也就不带他来了。

宋氏看一眼沈寄的脚,后者穿的是轻便好走路的鞋子,“原来大嫂没有包脚的啊,难怪这么厉害。”她本来是想打发下人去送饭就是了,可是沈寄都亲自去了,她再坐着歇脚就有些不妥,只得也亲自前往。

沈寄知道她是在讽刺自己丫头出生。这个时候,只有丫头出身才是不包脚的。所以今天这一路步行对沈寄完全没压力,对其他女眷可算是折磨了。宋氏好容易解脱,又因为沈寄要亲自去送饭不得不也跑一趟,心头自然有些怨气。而且,两人的仇怨由来已久,上次因为洪大丫的事沈寄发作起来,宋氏就到这个家庙过了半年清苦的生活。得了机会自然是要刺沈寄两句的。

“是啊,所以走路还算稳当。”

“哼!”

沈寄转过头去,“二弟妹,你没听二婶说我现在在京城出入的都是皇宫王府这样的场合么?下次到京城,大嫂领你去长点见识。咱们是一家人,不用外道。”

“大嫂,我也要去。”小权儿嚷道。

沈寄把他往上送了送,“行啊,也带你去。”

宋氏闭上嘴不说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