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头几日,官陶阳除了安心养伤也不能做什么的,只是她发现她的奶娘似乎有些不妥。

早上还见她奶娘头上别着银簪,晚些时候便不见了,一支木簪取代。

今儿还见她穿一件小毛皮袄,明儿就只剩下坎肩棉袄了。

问皮袄哪里去了,郑婆子就说沾了秽物,如今又洗不得,就不好再穿了。

官陶阳半信半疑的。

经过这几日的调养,官陶阳也能下地了。

这日,官陶阳醒来,见屋里没人就自己下地了到外头去,不想才开门就见郑婆子正拿着一副玉镯子央求着宋婆子。

到这会子官陶阳就只听到宋婆子说要五百个钱。

郑婆子一听,咋呼了,“五百钱!?”

宋婆子不紧不慢道:“您老又不是不知道,如今近年关了,什么都贵了,就是五百钱也未必能买来的。”

官陶阳立时就明白了自家奶娘身上的东西,为何一日少过一日了。

正文 11420日的更新在这里

官陶阳觉着她们应该是在说吃的;可寻常东西二三四十个钱就能够了;五百钱就是大肚弥勒佛都吃不了的,便道:“什么东西年下就要贵到五百钱都未必有的?”

宋婆子和郑婆子看来,就见官陶阳扶着廊檐下的柱子站在外头。

“奶奶;你怎么出来了。”郑婆子紧张道,可才说出口,就被一个嘴巴子给扇了。

“放你娘屁;你个老货;老糊涂了吧,奶奶?这是那门子的主子奶奶?”宋婆子鬼嚎一样的嗓门,整个东院都隆隆的。

“你……”郑婆子虽说是奴婢;在官陶阳跟前又得体面;在霍老太君跟前也是能说上话的,这把年纪了自然又是个老资格的,如今被人照脸就打,对面就骂的,到底是气着了,平时总笑眯着的眼瞪宋婆子瞪得楞大。

“怎么着,不服?如今大奶奶虽被禁足了,可府里不是没主子主事儿的了,要不我们就到太太跟前去理论理论?”宋婆子抓着郑婆子就往外拖。

官陶阳忙忙就过来了,道:“看宋嬷嬷说得,我奶娘年岁大了口齿不清的,府里谁不知道的,你何必为这种事儿闹到太太跟前去,回头少不得会被老太太、太太说是鸡毛蒜皮的。”这是提醒宋婆子,要是太太知道的,连着老太太就知道了,那时就算她们主仆太太跟前吃了亏,老太太那里没有不帮衬回来的。

宋婆子果然是不言语了。

官陶阳又对郑婆子道:“妈妈,方才你叫我什么,再叫一回给宋嬷嬷听听。”

郑婆子老早就低头了服软,这些年她们主仆在府里就是一直这么过的,“姨奶奶。”

“这会可对了?”官陶阳笑问道。

宋婆子向官陶阳蹲了半福,道:“没错,就该安这规矩称呼。”

罢了,官陶阳又笑道:“既然这桩清楚了,少不得就该我问宋嬷嬷一桩事儿了,要是宋嬷嬷说不清楚,那可真要到太太跟前去理论理论了。”

宋婆子挑眼看向官陶阳,脸上镇静得很,可心里头却在回想着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让官陶阳给拿着把柄了,“官姨娘直管问就是了。”

官陶阳脸上依旧笑着,“五百钱可是能置上一桌过得去的席面了,可宋嬷嬷却说如今却不能,我就想问问到底什么吃食,如今五百钱都没有的?”

一听这话,宋婆子松了口气,道:“这可不是老奴的不是了,按说要是照着马太医的方子,别说不用五百钱,就是又二百来个钱就够了,可郑嬷嬷却非说以前的薛太医的方子才是好的,非要按以前的方子照单抓药。那方子配的药原本就贵,正好府里年下置办年货,一时没顾上药库的,好些个药都没有了都没来得及补上,郑嬷嬷就非要拜托老奴到城里药铺去捡,这年下的,谁不会坐地起价,赚一笔好过年的,这钱就见风儿似的长了。”

宋婆子这话说得轻飘飘的,可官陶阳却听得惊心,也顾不上笑脸了,忙问郑婆子道:“怎么又要用上薛太医的方子了?”

郑婆子支支吾吾的,宋婆子就抢着回了,“大少爷好几日没见着姨娘了,就闹了脾气不吃东西,太太说可能是旧病又犯了,老太太就说以前都是王太医给瞧的,就打发去找薛太医了,不想薛太医也军前去了,就请了马太医来。马太医来瞧,开了和王太医不一样方子,郑嬷嬷就说以前王太医开方子吃着一直有效,就非要吃回那方子,才有的这出。”

她们口里的旧病,就是指自己儿子的傻病,官陶阳自然是知道的,可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