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袁瑶瞧了一眼霍老太君的饭食,竟然大早上的就吃红烧肉和水晶蹄髈。

再看其他人都习以为常的神色,便知霍老太君平时也是这样的,一时也就不做声了。

最后一道是清炖老鸽,才放下,就听王姮咦了一声,“我今儿早还说想吃松仁鸽脯的,就发人拿钱到灶上去让她们做去,说是不好买非要我多拿些钱来才够,我是钱给了回头却拿了两只鹌鹑来给我。我只当这大冷天的东西不好釆买,就忍下了。”

王姮哼了声,对宋凤兰道:“大嫂,我自然是比不得老祖宗的,可也不带这样糊弄人的吧。”

自王姮膝上好些后,就开始不断地找宋凤兰管家的不是,袁瑶是知道的。

只是这些个鸡毛蒜皮的,那里就能撼动得了宋凤兰的。

要么什么都别做,要么瞧准时机一击必中,让人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不然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听了王姮的话,宋凤兰面上立马就阴了下来,但还是扯出了笑来,“大弟妹别恼,我就这叫那些个越发没了王法的东西来问个清楚。来人叫宋婆子来。”

宋?袁瑶看了看宋凤兰,叹道,这回王姮怕是捅着马蜂窝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向亲们请了假,那明天不休更了,(*^__^*) 嘻嘻……

正文 10915日的更新在这里

宋凤兰的娘家元国公府是开国元勋;得金书铁卷;世袭罔替。

可众所周知,其祖先在前朝之时,却是连姓氏都没有的奴隶。

前朝最后一任君王残暴不仁;致使民不聊生,大汉太祖也揭竿而起,元国公先祖投太祖麾下成义军军士。

在太祖长达近十年的征战中;元国公先祖骁勇善战;还曾在两次关键战役中救太祖于危难。

成大业后,太祖论功行赏;封其先祖元国公之余,还赐国姓——宋。

宋婆子是家生子,可她却能随主家姓氏,可知在元国公府时是多得主子倚重的奴才。

“怎么了?”霍老太君在官陶阳的搀扶下,拄着龙头杖从东次间的暖阁往堂屋这边过来了。

霍夫人只过去接过霍老太君,“就榷哥儿的大媳妇想吃点鸽脯,正好灶上没有,来您这看见有,就馋嘴了。”

大厨房那块错综复杂,霍夫人现在还不想去搅混那滩水,便有心息事宁人了。

霍老太君道:“又不值什么,要爱吃以后让多采买些回来就是了。”

宋凤兰松了口气,眼看着这就要算了的,王姮却是不放过的。

“可不敢了,就怕出了鸽子钱,得的又是鹌鹑。”王姮故意大声道。

霍夫人眉头动了动,霍老太君则不解得很,道:“什么鹌鹑?”

宋凤兰怕王姮添油加醋的,就赶紧回道:“就是榷大奶奶要吃鸽脯,她们一时弄不来就先用鹌鹑顶上应了急。”

王姮冷哼道:“我又不是非要吃不可,没有直说没有就是了,拿了我的鸽钱,却拿鹌鹑来滥竽充数,这不是欺负人吗?如果就今儿一回就算了,前个儿让丫头去取上等的燕窝,回来一看却是次等的,还说这已经是府里头最好的了,还有昨儿的清蒸桂花鱼也是不新鲜的,幸好我身边的嬷嬷眼尖,瞧着那鱼眼是陷下去的,只有不新鲜的死鱼才这样的,就没敢吃,不然今儿还不知会吃出什么病症来呢。就不知道只是我枫红院得了这样的,还是各家各院都这样的?”说着王姮还故意问了袁瑶,“二奶奶,你那里可也是?要是各院都这样的,这活鱼和死鱼的价钱那可差远了,可怜平日里公中的银子就这着给人中饱私囊了。杙大奶奶真是‘持家有方’呀。”王姮说到中饱私囊时,就直盯宋凤兰。

霍老太君老早就看王姮不顺眼了,且又偏心大房,就敲敲拐杖,道:“有事儿说事儿,阴阳怪气地做什么。”但就算再偏心,出了这事儿她也不好含糊着过了,就对宋凤兰道:“你去查,要真是有,也留不得这样欺主的东西留在府里了。”

宋凤兰面上早便气成猪肝色,原先好好的饭食,王姮也非要鸡蛋里挑骨,日日到灶上去打骂,闹得灶上的怨气冲天,宋婆子气不过就给王姮饭菜里下了料,也不是没有的。

可自从被下了料后,王姮反倒不闹了,宋凤兰知道后就睁一眼闭一眼了,没想王姮是隐忍着等今日秋后算总账的。

宋凤兰得了霍老太君的话,福身就要离开,王姮又叫住了她,“杙大奶奶,你方才也说了这些奴才是越发王法的,如今怕是杙大奶奶她们都不放在眼里了,不然怎么敢对杙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