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1/4页)

明玉道:“我身边的丫头香桃昨儿从淮安来,给五嫂他们带了些东西。”

东西已经带来,没有带回去的礼,明玉示意丫头婆子们把东西卸下来。婆子忙连连替家里主子道谢,又请韩氏、明玉去内宅花厅吃茶。

两人摇头,明玉道:“既然五嫂不在,就不必麻烦了,改日再来看五嫂。”

“这如何使得,今儿我们老爷、五爷也都不在……”婆子道,“这会子日头出来,六奶奶、十三姑奶奶还是进屋略坐坐吃口茶,没得五奶奶回来,怪罪奴婢失礼。”

东西虽不多,林林总总却要交代一番,明玉看了韩氏一眼,点点头。婆子便领着她们在二门处一间干净的厢房坐下,又吩咐小丫头立即去把好茶叶拿出来。

明玉素来与王家没来往,也不曾去过王家。韩氏倒是去过,不管怎么说,明珍都是陈家的女儿,便是隔了房的,也是陈明贤的妹子,她的小姑子。然而,王老爷和韩大人在朝堂上不属同派,来往并没有亲戚间那么紧密。

“上前年,王夫人做寿,我还见过宪哥。长得白白净净,虽不十分壮实,可也和正常的孩子没什么不同。”韩氏吐了一口气,不喜明珍偏执近疯狂的行事作风,但,“宪哥那会子才三四岁,见了人有些腼腆,才开始读书,已礼数周全,十分懂事。我还记得,给他见面礼时,他得到长辈同意才收了。听他乳娘说,宪哥从来不顽皮,很乖巧听话。却没想到……”

早产的孩子总难养活,但楚二夫人的次子七爷也是早产儿,如今生龙活虎相貌堂堂。

“小孩子总是容易有个头疼脑热,宪哥早产,比不得正常出生的孩子,一旦病了上下都惊慌。如今他年纪虽不大,到底也有六七岁了,身子骨总比一两岁时硬些。”明玉恨明珍,并不恨宪哥,“更小的时候都挺过来了,何况眼下?”

在里头服侍的婆子道:“自从七姑奶奶带着宪哥从苏州回了京都后,这几年,宪哥从来没有病过。”

七爷早产,之前因没好利索,可是三天两头不好,面色也极差。如今那姓王的获了罪,就算王老爷、明珍确信有把握挽救王志远,或者医治好王志远的病根,宪哥眼下仍旧是王老爷唯一的孙子。明珍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哪有不疼爱的?

“如今是春天,本就容易染上风寒……”

正说着,外头却喧哗起来,隐隐约约听见有人询问:“五爷回来没有?”

这声音是五奶奶身边的嬷嬷,屋里人都辨别出来。她今儿跟着五奶奶去了王家,想必晓得宪哥的病情。婆子忙出去询问,却没想到嬷嬷红着眼眶,哽咽道:“宪哥浑身滚烫,把七姑奶奶唬住了,神志不清竟说起胡话,说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还说,宪哥早就……”

☆、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珍神志不清?!

明玉与韩氏对望一眼,皆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惊愕和疑惑。

嬷嬷泣不成声,又十分焦急:“七姑奶奶说真正的宪哥早就没了,又哭又笑,五奶奶慌得没了主意,打发奴婢回来寻五爷去,七姑奶奶……七姑奶奶的情形和当初三太太极像……”

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这一点儿谁也没有想到!

婆子见嬷嬷这般慌乱,忙宽慰道:“我派人去寻五爷和三老爷,嬷嬷别着急,宪哥到底怎么样了?可请太医瞧过没有?”

“宪哥的病症看起来与去岁秋冬时的瘟疫极像,早来的太医不敢确定到底是风寒导致发热,还是……还是宪哥得了瘟疫……”

婆子一听,也唬得脸色大变。哪里顾得了韩氏和明玉,忙跑出去寻门上的小厮和管事出去找三老爷和五爷。明珍说出这样的混话,宪哥以后如何在王家立足?就是她自个儿也没法子在王家立足。

那些帮着香桃她们搬东西的丫头婆子,也被嬷嬷情急之下不避人说出来的话唬得愣住。

而屋里的韩氏和明玉也是隔了好一会儿,外头安静下来后才慢慢回过神。

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明珍她到底晓不晓得说出这样的话会落得个什么样的结果?

“宪哥浑身发热……可瘟疫已经过去,哪里就一定是瘟疫?”韩氏说不出心里到底什么滋味,王志远成了那么个模样,明珍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一时唬住也是有的,“她怎么就犯起这样的糊涂?!”

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那宪哥是谁家的血脉?

那王志远后院除了她这个原配正妻,在王志远没出事之前,先后三位姨娘却没有一个怀上。只是,后宅的勾心斗角没叫人将疑心放在王志远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