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1/4页)

这一问题并没使张伯伦大为吃惊,来谈判之前,他已同法国商定,两国绝不会帮助捷克作战,而且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求和希特勒妥协了。张伯伦慢条斯理得说:“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在德国之内还是之外,原则上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这暗示他同意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了。

9月16日,张伯伦回到伦敦,当晚召开内阁会议,鼓吹只有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才能组织希特勒进犯整个捷克。第也愁眉苦脸地赶到伦敦。经过一番秘密的策划,英、法炮制了一项出卖捷克的计划:“凡是苏台德区日耳曼居民占50%以上的全部领土,都直接转让给德意志帝国”。

第二天,英、法两国向捷政fǔ提出割让苏台德区给德国的“建议”。在人民的压力下,捷克政fǔ起初拒绝这一“建议”。英、法以解除盟约要挟,还警告如果因此发动战争,威胁到欧洲的利益,捷克要付全部责任。在百般无奈之下,捷克政fǔ只好屈从英、法两国的利益,同意割让领土。

1938年9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和达拉第等在慕尼黑的“元首宫”里进行会谈。其实这次会谈没有新的内容,只是对已达成的jiāo易补办个手续。

第二天凌晨1时半,四国便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根据协定,捷克必须从10月1日开始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及其附属的一切设备无偿的jiāo给德国。捷克的两名代表在会谈前已经到来,但不许参加会谈,只能在会议室外的隔壁房间里等待着四大国的判决。

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说,占领苏台德区是他对西方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张伯伦对此毫不怀疑,回到伦敦下飞机的时,还兴高采烈地声称,他带回来“一代人的和平”,他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的睡去吧!”。

希特勒没有履行他的诺言,在占领了苏台德区后,他的眼光又转向了整个捷克和bō兰。

另外一边,中华帝国也在默默扩张着他们在亚洲的势力。在北边,由于十月革命之后,俄国成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西方列强为了把其虐杀于摇篮当中,所以联合对其发动了进攻。苏联人民经过几年的艰苦抵抗之后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在这期间,中华帝国以战争相威胁,几乎要回了1800年以后割让给俄国的全部土地。

在东边,日本帝国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国家,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受到中华帝国的干涉。朝鲜和菲律宾更是完全沦为了中华帝国的殖民地,中华帝国可以在其土地上予取予求。

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协定,加强对外侵略战争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

柏林罗马轴心形成不久,德中签署了《中德同盟条约》形成了公开的军事联盟,以联合起来实现其重新瓜分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

发动侵略战争,重新瓜分世界,这是德国早已确定好了的方针。1933年1月份,希特勒上台后就着手于侵略战争的准备,在“大炮代替黄油”的口号下,疯狂进行扩军备战,把经济迅速推上了军事化的轨道。

至于新兴的中华帝国忽然加入协约国一方就令列强极为不解了。不过接下来中德同盟内容的公开使得英法美等国豁然明白了中华帝国的目的。

中德同盟规定,在各自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中德双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和第三国开战的时候,另一国将保持中立。在上述情况下,如果jiāo战中的第三国和其他一国或数国结成同盟进行参战的话,中德将协同作战,媾和也将根据同盟国相互间的协议进行。中德两国不缔结有害于两国利益的其他条约。在危及两国利益的时候,要相互通报。两国海军平时要加强协作,在入坞修船、补给煤炭等方面相互提供方便,并且明确表示,双方要努力保持优于第三国的陆军和海军力量。

随着德、意、中三国轴心形成,世界局势陡然紧张起来。各国开始重新恢复海军建设计划。原来,中华帝国并没有加入华盛顿海军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海军强国都设计了规模和火力更强大的战列舰,主炮口径上升到405毫米至450毫米。由于战列舰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极其高昂,这种耗费高昂的军备竞赛在战争结束后显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四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也就是《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主力舰的吨位为35;000吨和主炮口径不得超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