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皇上,微臣有一个远方的侄子今日前来投靠自己,倒是有些才干,但因为他一直在山里读书,所以并未参加地方上的考试,所以想请皇上恩准他参加今科的‘清平干济’考试。”

杨坚笑道:“邱爱卿从未为自己的事求过朕,朕准了!不过既然是邱爱卿的子侄,何不过继过来,也好继承邱爱卿的王位啊。”

邱瑞心里一整感动,皇上还是对自己很有感情的,不想自己死了后连个后人都没有,感动道:“微臣谢皇上对微臣一片关爱之心,只是我那侄子他家里也是只有他一人,所以过继之事目前还不行,只能等到以后再说了。”

杨坚在说出话后就后悔了,自己想撤几个王爷还没机会呢,怎么能还想着给他把这个王爷苇子给续上?,这时见邱瑞没答应,高兴道:“既然邱爱卿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日后再说吧,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十五章 再遇杨广

邱瑞回到王府将早朝事情一说,陈铁对没有参到宇文父子也感到很惋惜,但听到自己可以参加这次的科举,想到只要科举考上了当了官就有机会见到兰陵公主心里还是很高兴。但自己从来没听过什么“清平干济”的考试,不由问道:“王爷,这‘清平干济’是怎么个考法啊?”

发布邱瑞奇道:“你不知道‘清平干济’?那你原来准备考哪一科?”

发布陈铁心想:“坏了,看来科举不是从这时候就开始了,不过我记得看书的时候记得是从隋朝开始制定科举制度啊,难道是那个杨广?”嘴上却说道:“我原来一直在山里读书,下山日子还不长,原来有人说我学问还不错叫我到京城来考试试试看,但具体考哪科却没有告诉我。”

发布邱瑞笑道:“那你幸亏遇上我了,不然你要这样去考试,还不闹了个大笑话。你这也是在我大隋朝,要是放在前朝,以你的出身是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的。”

发布“前朝好象是九品中正制?”

发布“不错,九品中正制最讲究出身,所谓‘上品无寒士’可见一斑。我皇开创大隋基业,开皇七年,我皇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以选拔人才。这‘志行修谨’就是地方官员以‘德’来考核,“清平干济”呢就是地方官员以‘才’来考核了。这两科人才选拔出来后都要参加殿试,由皇上亲自出题,再能够考中的方才录取为官。”

发布陈铁感激道:“多谢老王爷教导。”

发布邱瑞笑道:“我给你报了‘清平干济’一科,你这些天要好好看书,考中了才不辜负我举荐你啊,呵呵。”

发布陈铁郑重道:“是,王爷。”

发布几天过去了,陈铁一直在房中看书,罗士信也还是练他那几招锤法,偶尔的两人也出去走一走,眼看日子就要临近考试了。这一天陈铁仍旧在书房看书,管家邱环走了进来说道:“陈公子,晋王来了,王爷叫你去前厅说话呢。”

发布陈铁连忙随着邱环到了前厅,先对邱瑞说道:“王爷。”

发布“恩,还不见过晋王千岁。”

发布陈铁这才对杨广说道:“草民陈铁参见晋王千岁。”

发布杨广笑道:“免礼,陈公子请坐。”

发布“谢千岁。”陈铁找了个下首的位子坐了下来对邱瑞问道:“王爷,不知您找我来有什么事情?”

发布邱瑞说道:“我没有什么事情,是晋王要你来说说话的。”

发布杨广笑道:“我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今日来邱老王爷府上只是想拜望他老人家一下,只是突然想起来那日早朝之上听到从来没有为自己求私利的邱老王爷居然要保举一个没有参加过乡试省试的远房侄子参加科举,不觉有些奇怪,今日正好来了也就大胆的求老王爷让本王见一见陈公子罢了。能得老王爷这般推荐,陈公子定有大才,还请陈公子不吝赐教。”

发布陈铁笑道:“殿下还记得开凿运河一事吗?”

发布“你是那个灾。。”杨广自那日回府之后想到,此人向自己提出开凿运河,那定说的是在自己手中开凿了,既然是自己手中开凿,那么此人自然是认为自己日后会登上皇位了,更何况这条运河如真是在自己登基之后开凿,那么还真没有现在这些问题了,一旦开凿成功,那日后的功绩简直是不可想象。越想越觉得此人深不可测,但茫茫人海无处寻找,直到现在有时想到丢了如此大才还是心痛的很。

发布“正是那个灾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