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2/4页)

拽子母火炮三门渡鸭绿江,快速奔袭新罗王城。

以朝鲜道行军副大总管、东部舰队大总管苏定方起东部舰队水兵一万,唐军一万带各式舰船三千余艘,右卫中郎将王文度、兵部给事中刘仁愿为辅,海路发兵攻百济。

程名振自引剩余四万人马帅折冲校尉黄巢、奋威校尉铁良驹渡鸭绿江以击平壤四国联军主力。

程名振这一安排,立刻引来了苏定方与薛仁贵的不满。

苏定方对程名振道“主帅所将之兵只有四万,敌人挟剩勇之兵十四万。彼之势乃主帅三倍余。安能战?”薛仁贵也道“仁贵只需万人足矣!愿将兵一半留于主帅。”

程名振知两人好意,笑着说道“我之安危皆在你二人身上。你二人分攻两国王城,彼知之,必回军以策安全。彼军退,所余者与我之军相若,何虑之有?倒是仁贵那面我甚为担心,如事不可为,可用骑军速度与敌周旋,我击溃平壤之敌后必挥军前往助你。”

薛仁贵大乏不以为然道“主帅所虑过甚。我将之军皆为骑军,我一日路程。彼三日方可,况仁贵潜心七年,此地山川河流皆在胸中,主帅勿忧。”

程名振又用眼看苏定方,苏定方知程名振心意已决遂也不在多言只对程名振道“既然如此,主帅可于我等行军一日后再行出兵。”

程名振笑着对众将说道“我自知,尔等速去安排出征事宜。”

众将自去安排。且说苏定方回转水军营塞,命副将鲍延庆带水军两千战船五百,炮舰一艘。为前驱沿海岸线行进。沿途所见所有船只一律焚毁、凿沉。自己尽起水军装载唐军一万,随后行进,奔百济方向泛海而去

鲍延庆谨遵上命,沿途不论大小船只见到就是一通火箭将其焚毁。

是日夜,前军小舟来报在前方一处港湾里发现大量舰船聚集。

刘仁愿对苏定方道“港湾里聚集的舰船必定是海路攻高丽的百济与偻国联军所留,这批舰船绝不能让它留下,否则我们前脚去百济,他们后脚就会跟回来。”

王文度也点头。苏定方何尝不知道,但他也另有一种想法。如果自己把这些人引走,大总管那里不就能少些压力?

不过一旦这样那自己也会腹背受敌。百济绝对不会倾国前来,所留守军也一定不会少于出征之数小而且他们有城可守,如果战事一旦旷日持久。那自己的部队可就真的身处异地,孤军作战了。

刘仁愿看到苏定方有些游移不定,不觉有些纳闷暗道“如此浅显的道理,大总管怎么还游移不定?难道另有别情?”

唐初可是个英杰辈出的时代小这个刘仁愿可也不是个无能之人。刘仁愿起家为弘文馆学生,随后被选为右亲卫“脊力猛健,胆气过人。且通军略”曾经随唐太宗出巡外地“手格猛兽”受到唐太宗的赏识。特受恩诏“入杖内供奉”后做为右武卫神通府左果毅都尉。

在原历史上刘仁愿曾任葱岭道行军子总管,随卢国公程知节(程咬金)出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但因程知节擅杀投唐部落。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并私分其财货而因此免官。这次征讨无功而返许多随军将领受到牵累。如今来了个麦仲肥后这段历史完全变了样。刘仁愿一直在安心地坐着他的右武卫神通府左果毅都尉

及至高宗李治加大六部权限后。精选通文懂军略者调入兵部任职,刘仁愿也因他的才能调任兵部给事中。

刘仁愿结合出征前的部署会议一想,立刻明白了苏定方为什么犹疑的原因。便道“主帅可是想要减轻大总管的压力?却又怕我等孤军深入?”

苏定方被刘仁愿说中心中所想,不觉深看了刘仁愿一眼缓缓点头道“不错!你可有良策?”

“主帅,主帅难道忘了你可还有调动莱州水军参战的权利?”

“即使莱州水军现在开拔也要三日后方能到此,远水难解近渴啊!等等!你的意思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正是,主帅,我们可以尽量烧二敌舰点后古即东进百济,百济军必定尾随,到百济后,些攻城夺寨,水军反身迎敌,如果没有意外,莱州水军应该也会尾随百济军而来,两军合围吃掉尾随百济军,再合兵进攻百济,如此一来既,减轻了大总管的压力,我等也不必腹背受敌,孤军深入。只是步军压力会增大。

”苏定方闭着眼睛仔细想着刘仁愿所说的每一个步骤,许久后展颜一笑道“那我们索性在此等一晚。明日天明后再大张旗鼓的攻击

“主帅高明!”刘仁愿急忙给苏定方送上高帽一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