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2/4页)

间里能够啸聚起几万人,这令臣很费解。

于志宁疑惑地问道“麦尚书,你的意思是州刺史有夸大匪患之嫌?。

“不是,不是!能够攻下州府那绝对不会人少,我只是奇怪她怎么就能啸聚如此多的人,难道这些人不知道造反要被处斩吗?还是他们已经生不如死了?”麦仲肥开始引到众臣

听到麦仲肥的话后,长孙无忌长叹一声道“恐怕东南吏治上面出大问题了。”

褚遂良担着吏部尚书,悄悄瞪了麦仲肥一眼后,躬身对李治道“臣身为吏部尚书,难辞其咎!请陛下责罚”。

张行成也躬身道“吏治是一方面。恐怕门阀势力还是主要的。臣也曾听闻,东南有政令不出三里之说。如果属实,那国策在那里就基本行不通,只有这样才会导致民生渭敝,酿成今日之祸事。”

李治缓缓点头,认真思索着导致这场暴乱的起因。

李恪见李治有些本末到置,便躬身道“陛下,目前首要的还是先平定了叛乱,至于东南之地究竟如何。等平定叛乱后可派一机敏干练的官员前往调查、安抚、处置即可。”

长孙疟忌赞许地看了李恪一眼,也躬身道“陛下!吴王殿下所言甚是!”

李恪却不知道,麦仲肥这是故意让李治本末到置的。这种事情等平定了叛乱后再提,就成了无关痛痒的事情了,只有在网割开的伤口上撒把盐,才能够知道什么叫痛入骨髓!

千等万等总算把调兵三样等到的拳州刺史崔义玄大喜,明白自己调离这片穷山恶水的时机到来了。

婆州刺史崔义玄,此人却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十五岁先投奔李密。当时李密正与唐军后来的八大总管之一黄君汉《隋唐演义》里大刀王君可的原型隔河对峙,当时黄君汉还在窦建德手下效力。 一夜,年少的崔义玄偶见大群老鼠从河对岸游过己方这边,这一现象引起了崔义玄的注意,在观察了几天后。崔义玄断定黄君汉的军粮以绝。前去找李密道“主上与君汉对峙已有时日,胜负实在难见分晓,义玄不才愿亲往游说君汉归降。”

李密对这个投靠自己的崔义玄也一直没当回事,大不了死个无足轻重的人,便欣然同意。没想到两天后崔义玄引着黄君汉回来了,李密与黄君汉密谈之后,黄君汉带着队伍投降了李密。

李密这才对这个崔义玄有了一些意思,但李密本就是网慢之人,依然不太重用崔义玄。

在与唐军对战时,又是这个崔义玄两厢奔走,最后促成了瓦岗军集体投入唐军的结果。

投唐后李渊对崔义玄的才能很是欣赏多次采纳他的计策,可惜聪明的崔义玄最后判断失误,站错了队。把宝压在了李建成的身上,虽然在玄武门事变前临时到戈,但也已经于事无补。李世民登基后被授予偏远的婆州任刺史,可以说崔义玄在隋唐交替这个时代是个不可多得的智将。

得到了调兵三样的崔义玄立刻着手组织府兵进入战斗序列,就在他准备还没完毕时,童文宝带着四千人马奔袭婆州。崔义玄立刻亲自带着已经归建的二千一百名府兵,在婆州城下与童文宝展开大战,逼退了童文宝。陈硕真听说篓州战局不利。亲自带着一万人马前来驰援童文宝。双方于谁戍县附近对峙。

崔义玄手下陆续归建的府兵已达八千多人,但依然是敌众我寡。而且陈硕真有神灵护估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府兵皆不愿与之一战。

陈硕真之所以也不出战是因为自己客地作战、敌情不熟、没有当地教众拥戴等诸多不利条件。所以她不断派出探子刺探敌情,希望能知道对方究竟有多少兵将。最多一次一晚上被唐兵擒住的探子就达数十人之多。

崔义玄为了改变府兵怕陈硕真的法术这一点,密令手下崔玄籍在军营里散布陈硕真的谣言,说陈硕真只是有点法术的女人,因为作乱,上天已经收回她的法术,如今的陈硕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这多少还是作用,府兵们开始将信将疑起来。

事有凑巧。某日,夜。有一颗陨星滑落,这流星戈破夜空,好死,不死的正好坠落在陈硕真的大营附近。唐军府兵绝大多数人都看到了这个景象。崔义玄立玄借此大造舆论。言:此为陈逆硕真的将星,如今她已被天庭除名,陈硕真已无神通。此战必定灭亡。

这时候的府兵才真正相信了陈硕真已无神通的舆论,士气大振。同时这种传言也传进了陈硕真的大营。

陈硕真的队伍相信的就是陈硕真是神灵护佑,所以在战斗中全都悍不畏死,所以才能这样轻松的拿下这片地盘,如今这种谣言比致命的毒药还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