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摊子上一共就只有半扇排骨,一块血脖肉,两块精瘦肉,还有就是一些不成形的碎经碎肉。另外还有一堆剃下来的骨头,不过那是有饭馆定下来熬汤的,每天等收摊之后让伙计送去。

琉夏看着肉摊上半扇排骨眼前一亮,“排骨怎么卖。”

“排骨六文钱一斤,您要是全要的话,就给您算五文。”坐在后面的老板说。

老板看琉夏的眼神,觉得今天自己的这扇排骨是有着落了。其实排骨不好卖,一般的小门小户肚子里都缺油水,所以肥肉是最好卖的,瘦肉就没那么好卖了,可至少也是纯肉,便宜点基本也能卖掉。

就是这排骨,除非遇到有人家里办红白喜事,不然就不好卖了,因为都嫌它尽是骨头没肉。当然排骨的味道好,这点老板是知道的,也有比较富足的人家,为追求味道,要买排骨吃,可是今天不就是没遇着吗。

但是看琉夏他们两人的穿着,老板觉得,他们肯定就是自己等的,追求味道的人。

然后就听穆滨城说,“排骨全要了,另外再来一块瘦肉。”

这对老板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那行,瘦肉本来是七文钱一斤的,我给您算六文。”

“排骨六斤一两,就六斤吧,三十文。瘦肉两斤半,十五文。一共是四十五文钱。”

穆滨城把钱付了,“东西先放着,现在提着也不方便,等下我驾车来拿。”

老板收了钱,一张胖脸笑的见牙不见脸,“行,要是我收摊了,就留个伙计在这儿守着。我每天要杀猪,收猪,住在乡下。”

等到接下来的粮油店,穆滨城依旧是先给了钱,但东西放在店里保管。

粮店到不会正午就关门,而且外粮油店不光是卖各种粮食,还卖一些盐,糖,酱油,醋,油,还有一些常用的香料,酱料。

“精米一百斤,八十文钱。十斤菜子油,三十文钱。盐五斤,三十文钱。糖一斤,五文钱。酱油,……常用香料半斤,二十文钱。一共是两百一十一文钱。”掌柜一边打着算盘,一边给穆滨城报价。

给钱之后,和掌柜交涉好,琉夏他们才出发去码头那边。

来到一家绸布庄,琉夏计划着要买的东西。

除了垫床板的棉被,床上用的被单枕头还要蚊帐都得买,还要买两套以备换洗。另外还要买些粗布,虽然已经决定不种地,可是穆滨城要打猎,也不能穿太好的衣服。

因为穆滨城对家里内务的事也不是太了解,所以全凭琉夏做主。

另外也不能完全不种地,只是不种粮食,在自己门前种点小菜还是要的,否则岂不是要天天上城里来买菜。所以琉夏觉得自己也要做两件干活时候穿的衣服。

想象着自己种的菜,绿油油的生长起来,在一栋石头房子的前面,屋后有山凹中送来的阵阵凉风,这犹如田园诗一般的画面,岂不惬意美好。

还在幻想田园诗一般美好场景的琉夏,不知道自己特意做两件干活儿穿的衣服的行为,在那些真正农民的眼里,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因为大部分人,每一个季节,能有两件换洗的衣服,都已经是家境宽裕的了。

琉夏将自己要的东西报给掌柜,绸缎庄的掌柜说“其它的都有现成的东西,只有棉被要到后面库房里去拿,请您稍等一下。”

趁着伙计去拿东西的间隙,琉夏问掌柜,“你们这收绣活儿吗。”

掌柜到没有露出什么异样的神色,依旧笑着说,“只要绣工好,我们都是收的。”

琉夏将自己特意揣在怀里的一条手绢儿取出来,递到掌柜面前,“你看看我绣的怎么样。”

这是一条绣着一条红白相间鳞片鲤鱼的手绢,还是琉夏从李家出来的时候随身携带的东西,当时看她病恹恹的样子,那些人慌慌张张,也没顾得上搜她的身,就唯恐她死在李家。

掌柜起先也不太在意,只是打眼一看琉夏手中的手绢,眼睛就像是锁定猎物的猛兽一样闪闪发光。

他将手绢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只看他眉梢眼角的喜色,琉夏就知道他定是非常满意的。

“这条手绢是正统的苏绣,细致,精巧,既不失流光溢彩,又自有规整严密。而且你绣的好啊,活灵活现,整条鱼儿仿佛就在游动似的。”掌柜不吝夸奖道。

掌柜原本没太在意,会刺绣的人多了,村妇随便绣两朵花儿,也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会刺绣,没想到有人会给他这样的惊喜,就连苏州本地,手艺如此精湛的绣娘,只怕也是凤毛麟角。就这条手绢,拿到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