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页)

是你不懂依靠法律为自己争取权益了。精神上的伤害是很严重的,是难以计量的。当然正因为难以计量,才可以多敲他一些。我告诉你,美国人是很爱打官司的。你该告不告,他不认为你善良,反而认为你不懂法律。听说有个美国妇女,在一家麦当劳店被绊倒,摔伤了尾椎骨,就要求那家店赔了成千上万。你知道她为什么摔倒?是她自己的小孩把她绊倒的!”

杨红简直像听天方夜谭一样,张着嘴合不拢:“那怎么能怪店里呢?”

“当然怪店里,因为他们有责任制止小孩在店里打闹的嘛。”

杨红有点不相信地说:“如果真是那样,那说明美国的法律是很看重人的。”

特蕾西问:“你想不想告他们?说不定你可以拿一大笔钱,或者干脆问他们要个绿卡算了。听说在美国投资一百万,或者办企业招收三十人以上就可以拿绿卡。”

杨红怀疑地问:“你说这事能赔偿一百万?”

“谁知道?所以要试试,不试就永远不知道。”

杨红想了想说:“算了,我看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想牵扯到官司里去。再说,朱彼得也讲过,说在美国打官司,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证人,我现在到哪里去找证人 ?http://87book。com那个帮了我忙的人,连谢都没谢他一下。”

“男的女的?长得怎么样?”

“男的,看都没看清楚长相。”

特蕾西笑笑说:“那肯定不是很帅,要很帅的话,就是刀架在脖子上都看得清。救命恩人是男的,那你是不是像彼得说的,很有点无以回报,以身相许的感觉?”

杨红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这把年纪了,还许谁?想许别人都不会要。”

特蕾西恨铁不成钢地说:“这就是你太没自信了,你很不错呢,有前有后,虽然生过孩子,但一点没变形。你愿意以身相许,是看得起他,他不要,是他的损失,那小子损失惨重啊!”开过玩笑,又严肃地说,“看来我应该去追踪一下那个家伙。他知道那人究竟带的是什么东西。嗨,特蕾莎,我们一定要保持联系,你可能是那种招惹新闻的人,走到哪,都会有新闻跟着。我是驱逐新闻的人,天天想遇到新闻,偏偏遇不到。”

杨红问:“真的,还没问你,你到哪个学校,学什么?”

特蕾西说:“我去M大,学大传。”

“大船?”

“就是大众传媒。我以后要进CNN,还要到白宫做实习生,专写总统的风流韵事。”

“总统有风流韵事?”

特蕾西嘻嘻笑着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等我去了,就会有了。”

4

特蕾西好像很能适应新环境,到了哪里都是劲头十足,吃美国麦当劳也吃得津津有味。

杨红问:“你觉得好吃吗?我觉得一点都不如中国的麦当劳,我现在就在怀念我们那里的叉烧包了。”

特蕾西耸耸肩说:“可能你是爱国型的,走到哪里,就把自己家乡的文化带到哪里,像早年出去的那些华人一样。他们是至死不改自己的生活习惯的,反倒在异国他乡造出一个个中国城、唐人街。我是国际主义者,爱的是整个人类,四海为家,入乡随俗。”

杨红发现特蕾西有点喜欢借题发挥,扯野马,一扯就扯远了,自己有点跟不上。再说她这话听上去有点不爱国,杨红听了很不舒服。爱国这样的事,大家就是私下对自己,也是一口咬定的。你可以不爱某个朝代、某个皇帝、某个政府,但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爱了,你也真是不可救药了。不过,特蕾西活得真是滋润,无忧无虑,毫无顾忌,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自己要是能活到这个份上,那真是活出头了。

“真是很羡慕你们七十年代的人,活得这么轻松,不像我们六十年代的人,活得太沉重。”杨红由衷地说。

特蕾西撇撇嘴:“你只看见强盗吃肉,没看见强盗挨打。我们这一代人,活得比你们艰难。你们那时候多单纯啊,把书读好就行了。找个老公,一谈搞定,男不寻花问柳,女不红杏出墙,安安稳稳过日子,羡慕死了。”

杨红想想自己,就叹口气,说:“那你也是只看见强盗吃肉,没看见强盗挨打。我们哪有你们活得轻松?”

“我觉得还是我们这代人累。你那代人最怕跟别人不一样,我这代人最怕跟别人太一样。你只要一路跟风就行,别人穿什么,你穿什么,想都不用想。我们呢?想与众不同,那就得绞尽脑汁了。现在的美女,说是如雨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