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比如对灾难的报道,报纸可能将现场的残状淋漓尽致的表述出来,而电视不用,镜头会忠实地记录一切,此时,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

刘梅新闻稿子的质量在报社是拔头筹的,不然她不会这么长时间稳居要闻组,她可能对电视新闻还不太熟悉,读起来拗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今天是周六,夏霁菡象往常上班时一样,提早起床。

身边的田埴睁开惺忪的睡眼,不解地问她“干嘛这么早,又不上班?”

“恰恰相反,今天必须要上班”她在他的鼻子上点了一下。

“可是……今天周六,而且你还没好利落?”

她边起床边说:“今天有个外商来考察,别忘了这可是你们督城第一次接待外商呀,古局长昨天打电话说如果好的差不多了就让我去采访,还说座谈时在开发区会议室,几乎不用走路。”

夏霁菡说的没错,市里很重视这次外商的到来,因为是关昊亲自引进来的。

再说夏霁菡的脚都六天头了,也基本消肿了,就是走路还有些别扭。

050。又堵住了她车库

田埴不说话了,抬着的头无力垂在枕头上。

夏霁菡笑了:“没事,你的老婆又不是泥捏的,没那么娇气。”

“可是我听说如果好不利落,将来是要跛脚的,到时可别怨我喜新厌旧啊”

“你敢,我就是热年糕,想甩甩不掉。”她把手伸到薄被里,开始施展她的旷世奇功——挠胳肢窝。

说来也怪,田埴一大老爷们,就是怕痒,只要夏霁菡一面露“凶相”,他就赶忙缴械投降。

关昊到督城后,强调了双休日的功能,除去特殊情况,从来不把工作安排在这两天。

但今天是个例外。

今天不但他不休息,市里有关部门的领导也不休息。

为了这个项目,他和常市长可谓煞费苦心了。

他在省委时,就接触过这个外商。

那时是随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去美国考察时;他就对这家新能源公司感兴趣。

这是美国最大的太阳能公司,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是今后各国经济走势的晴雨表。

那时关昊就预感到中国在经过能源经济后,即将迈入低碳经济,也就是说,在能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被各国尤其是发展中的国家所重视。

来督城后,他通过多种渠道和这家公司联系,寻求合作意向,但他们公司总部有意在北京附近投资。

外商们通过半年时间的考察,考虑到京城土地、劳资等多种原因,最后还是把注意力放在离京城只有一步之遥且交通便利的的督城。

外商到来的时间应该在上午十点。

今天不用这么早就赶到办公室。

洗漱完毕,七点整,关昊准时打开电视,坐在阳台上,拿起报纸。

这是他多年的习惯,边看电视边看报纸,但今天他是听电视。

他在阳台上,看着报纸有些心不在焉。

因为昨晚回来的晚,找不到车位;他只好又把车停在了她的车库前。

他不时的用眼瞄着那车库,以便及时给她挪车。

051。呆若木鸡

由于市委家属院的前任书记的房子还没腾出来,他目前还住在陶笠这里。

常远不让他住到那个家属院,尽管美其名曰是市委家属院,但真正住在那里的现任干部很少,大部分都是离退休人员,退位不退房。

有的外地干部宁愿住宿舍,在外面找房住,也不愿住在那里,因为岗下的人永远看着岗上的的人不顺眼,说话难免要有些个人情绪,这是人的弱性,而任上的人也就不愿和这些失衡的人住在一起。

陶笠这个小区比较清静,远离市区,而且居住的大部分是平民百姓。

他整天早出晚归的,小区的人从来没见过他,就更不知道这里还住着市委书记了。

陶笠不赶他,他就准备赖在这,反正房子闲着也是闲着。

八点整,他整装出发。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他下意识地来到阳台前,看见了夏霁菡拿着手机,在东张西望。

旁边一个年轻人在一侧扶着她。

他看看来电显示,没接,挂了手机,拿起西装外套就快步往出走。

今天一早,夏霁菡在田埴的搀扶下刚走出门洞,就看见了那个崭新的奥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