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2/4页)

判那些对大炼钢铁的怀疑态度,把观潮派、怀疑派打倒一批,生产队的妇女都学会好些新名词。

莫茹就彻底说不出话,现在到处都是大丰收,高产粮食,就算你和人家说接下来三年□□会饿死人,她们也不会信,反而一味你是傻子,你污蔑人民公/社大/跃进!

她只好自己默默地收地瓜。

男人们耕地种小麦,妇女们脱粒交公粮,莫茹除了拾棉花就出去转悠囤地瓜。

早上出去转悠,上午拾棉花之后继续转悠,有时候一天都不回来。

她囤了好多地瓜,直到空间都满了。

一开始她只捡别人扔在沟里的,怎么说等饥荒的时候,这些也能救命。

后来又收扔在地里好多天没人管的,当地最冷零下十几度,挖个坑把地瓜扔进去根本没用,全部都会冻烂的。

真是随便哪里都能收很多地瓜,所以没几天空间就满了。

她得想办法把这些地瓜加工一下。

鲜地瓜一大半是水分,囤积的时候占地方不易储存,如果深加工以后把水分排出去,既不占地方,而且也能存在外面不需要占用她的空间。

她认真地想了许久,还真让她给想出一个好主意来。

☆、第124章 挑战

那就是把地瓜煮熟做成红薯砖;这可是渡过饥荒的大杀器。

她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那么一篇文字,讲的是有个人从饥荒之年活下来,发达以后他盖了一座很大的院子,家里的的内院墙都是用红薯砖砌成的。他去世前夕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孙,后来果然又遇到大旱之年庄稼颗粒无收。一家子就靠着这些红薯砖带着村里的佃户撑过了三年灾荒,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善人。

莫茹觉得自己可以复制故事里的做法。

春地瓜可以磨碎做成地瓜粉,一百斤地瓜能出35斤左右的地瓜粉,做成地瓜粉贮藏就比地瓜占地方小,也可以磨煎饼吃,冬天还可以做成粉条。

夏地瓜就直接煮熟摔成红薯砖即可,当然春地瓜也可以直接做红薯砖,这样更方便。

其实红薯砖就和煮熟了切片晒地瓜枣是一个概念,只不过地瓜枣只是零嘴且占地方,红薯砖方方正正的方便储藏,且可以垒在外面不起眼,不需要占用她的空间!

想好了办法,接下来就实施,她需要找个安全的地方煮地瓜摔红薯砖。

她记得去夏庄的路上会经过一片很开阔的地,那里有一条河,只有河底有水,其他都是干的,距离最近的村庄也有四五里路。

她可以去那个河底下摆开锅煮地瓜,然后就在那里做红薯砖,做好摆在那里晒,过几天晒干了再收回来就好。

她背着花包往生产队去,打算交了棉花就去那里躲着煮地瓜。

………

她刚走到场里就看到门口堵着六七个妇女,她们正纠缠张翠花呢。

其中有个妇女,剪成女干部头扎着很短的两个小辫子,皮肤黑黑的,穿着一件绿格褂子,拦着张翠花问:“你们棉花劳模到底干嘛去了?不是说好我们今天过来的吗?这都种完小麦了怎么食言呢?”

莫茹这才想起这档子事儿来。

自从她被评为棉花劳模受表彰以后,一直都有别的生产队的妇女来参观,说是要跟棉花劳模学习取经,怎么能拾棉花又快又好。

他们要知道“棉花劳模是怎么拾棉花的?”“她怎么比别人快,快在哪里?”

有人自然也是不服气特意来打擂台的,比如说这个邱棉花。

邱棉花原名叫邱月季,红旗公社邱家庄人。从小跟着干农活,自从家乡开始种棉花以来她就是拾棉花好手,而且一直都是红旗公社拾棉花大赛的第一名。

往年红旗公社都举行妇女拾棉花大赛,把几十个妇女放在同一片地里,吹哨子以后开始往前拾,最先拾到对面的就是第一名。不但要快,还要拾棉花干净,不能有残留。

从54年邱月季获得拾棉花大赛第一名之后就改名叫邱棉花,直到去年,她还是第一名,自以为铁打的棉花劳模。

谁知道今年居然被莫茹给摘走了,还是不经过拾棉花大赛就直接授予她棉花劳模的称号,让她非常郁闷不能接受。

在邱棉花看来这就是走后门,是不公正的。

所以她一直不服气,从莫茹刚被授予劳模的第三天她就来挑战,只可惜莫茹没工夫搭理她,以收庄稼忙没空为由给她打发了。

后来又来过两次,莫茹不是说晒地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