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2/4页)

办法。”

姜瑜今天充分展示了她的实力,庄师伯有心卖她个好,所以非常殷勤。

想要的东西多了去,姜瑜看着通往荷花村的马路,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一辆自行车,解放两条腿,她瞅了庄师伯一眼:“自行车你能给我弄来吗?”

她这一说,还真提醒了庄师伯:“自行车票暂时不好弄。这样吧,我让康子借辆自行车送你回去,都四点多了,走回去得天黑了,一个小姑娘家不安全。”正好让康子看看小友住在哪儿,下回遇到了麻烦也有地方找人啊。

也好,少走二三十里地呢,姜瑜点头:“行,那就麻烦你们了!”

两人一起回了四合院,康子出去借车了。

姜瑜想着今天庄师伯表现得还不错,投桃报李,提醒了他一句:“以后邹志国家的事你别掺和进去了,那就是一笔烂账!”

庄师伯一默,看着姜瑜:“小军不是好了吗,你的意思,这事还没完?”

姜瑜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祸根未除,如何完得了!”

第039章

虽然已经打定了主意不管邹副局长家的烂事; 可回去后,姜瑜心里头还是很不舒服。邹副局长对侄子比老婆和女儿还好; 侄子要什么都千依百顺; 没钱就让老婆出去借钱; 关键是; 其他人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还觉得是应该的,因为邹小军以后要继承他们邹家的香火。

村子里的人也是; 冯三娘丈夫死了后,她被婆家欺压; 娘家既没有收留她; 也没站出来替她撑腰,完全就当没有了这个女儿一样。还有周老三; 别看他平时表现得好像很疼周建英; 但到了关键时候,周家两兄妹只能选一个的时候,他肯定会选周建设。

凡此种种不公,让姜瑜这个未来人心头非常不痛快,再一想过几年计生开始后; 那成千上万还没出生就被扼杀引产的女婴,她心里更不痛快了。

可在这个年代,农村人,城里人,几乎人人都这样想,甚至连许多女人自己都这么认为; 她感觉自己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心头的苦闷无处可说,说出去也没人理解。

在床上翻来覆去好几次都睡不着,姜瑜翻身坐了起来,拿出了纸和笔,给梁毅写信。别人可能会觉得她的苦恼是庸人自扰,甚至会觉得她是个异类,但梁毅应该不会。如果他也认同这种观念,当初应该就不会每个月都寄钱回来,毕竟这个年代就是父母也没义务一定要供孩子上学,他就更没这个义务了。

当然,原主的父亲应该也是。冯三娘一直说,原主的父亲从不嫌弃她是个女孩子,对她一直很疼爱,梁毅也说了,让原主上学多读书,是原主父亲的心愿。

可惜,好人不长命,倒把这些祸害给留下了。

姜瑜略去了自己做的事,只说了在医院的见闻,邹家人对邹小军的纵容。然后把她对邹副局长的不爽一股脑儿地写了出来。

等写完了,姜瑜发现,她这回竟然写了满满三大页纸。而前面两次,每回都要东拼西凑,琢磨半天她才能凑齐一整页纸张。

姜瑜有些囧,她把信收了起来,夹进了课本里,准备回头若是碰到邮递员就把信寄出去,要是没碰到,或者忘了,那就算了。

巧的是,第三天,邮递员就上门了,正好还给杨校长送了一封信。对方都到学校了,姜瑜也就什么都没想,直接把信交给了他。

发泄完情绪,姜瑜也就把这桩事给忘了,照旧天天上她的课,白天一大早就出门,晚上去林家吃饭,顺便辅导一下小伟的作业。

日子过得规律而有散漫,转眼就到了月底,姜瑜跟胡利民约定好的日期。

姜瑜又抽了个时间去了县城一趟,这回她换了个工作日,请假去找的胡利民。

守门的还是那个老大爷,他对姜瑜还有印象:“你是来找小胡的吧?小胡跟我说过了,让你直接上去找他,二楼的财务科。”

谢过老大爷,姜瑜按照他的指示上了二楼,很快就找到了所谓的财务科,就一间屋,里面摆着几张桌子,桌子上有算盘、笔、墨水等杂物,旁边的一面墙上是摆放文件的架子。

几个穿着中山装的男人埋头在那里忙活着,时不时地算盘珠子碰得啪啪作响,月底了,要给全县的老师发工资,还要跟印刷厂那边结算书本的费用,财务科几个人真是忙得飞起,胡利民已经连续三天每天都只睡三四个小时了,眼眶里都是血丝。

瞧见姜瑜,他不好意思地扒了扒凌乱的头发,苦笑道:“等一会儿啊,我们把这本给对完,你先找个空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