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3/4页)

钱,若不是娘平时勤俭,这回谁替我还钱呢!”许老二整个人猴上去,就着李氏的手啃了口馒头,嬉皮笑脸地说,“我都赌咒发誓以后肯定不去摸牌了,你就饶了我这一回吧,反正钱也不是咱们还的,娘攒着那些钱,以后还指不定给谁花了呢。”

“这话说得倒是也有理。”李氏没挪窝,反而靠在了许老二身上,翻翻眼睛道,“如今有更要紧的事跟你商量,之前的事儿我就懒得再管你了,你以后给我把皮子绷紧点儿,别让我再知道你出去赌钱。”

“放心放心,我肯定不敢了。”许老二见李氏终于松了口,高兴地搓搓手问:“你刚才想说啥事儿?”

“你说,杏儿娘到底是什么毛病?”李氏把针在头发上蹭了几下,用力插进鞋底儿,靠顶针顶出大半,又拿起针夹把针夹出来,“老三也没说是啥毛病,我想着他那天来时候的样子,不像是个小毛病,她家原本就人多,这下多了个药罐子,更是个无底洞了。”

“人家的是,管那么多干啥。”许老二还没理解到李氏的意思,不当回事地说。

“你个二愣子!”李氏伸手把许老二推开,“如今还没分家,老三家花钱还不是要咱们供着。”

许老二这才寻思过味儿来,一骨碌爬起来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那天老三是不是说要分家来着?”李氏那天被气得不行,也没怎么留意周围的情形,这会儿皱着眉头仔细回忆着,“我好像是听见了,你想想说了没?”

“我也记得是说了吧……”许老二挠着头应和道。

李氏顿时来了精神,手里的都鞋垫什么的往针黹笸箩里一丢,下炕穿好鞋就往外走。

“你干啥去?”许老二歪在炕上喊、

“我去老三家看看。”李氏抹了抹头发,扯扯衣裳,脚下不停地直奔许杏儿家过去。

“弟妹,身子好些没?”李氏进屋后假惺惺地说,“我这几日跟你二哥惹气,理都不理他,也一只都没出门,竟都不知道你病了的事儿,今个儿才刚听说,就赶紧过来看看你。”

叶氏半靠在被垛山,脸色还是有些苍白,但是好歹比前两日多了点儿血色,听了李氏的话,还以为她是为自己受惊病倒的事表示歉意,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大夫说是气血不足,应该是先前生栗子的时候落下的毛病。”

李氏的眼睛在屋里到处打转,听了这话又问:“如今吃着什么药呢?我娘家兄弟也时常上上去采药,若是有什么能用得上的你就吱声儿。”

“二嫂太客气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吃的都是什么药。”叶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几日身子不好,也没法下地干活儿,熬药做饭什么的都是杏儿做,方子也让你三哥带走去抓药了。不过这药倒当真管用,刚两副吃下去,人就觉得精神不少呢!”

“有效果就好。”李氏随口敷衍道,“煮过的药渣记得倒在外头路上,让路过的人踩一踩把病气儿带走,人也好得快一些。”

“杏儿说那样不好,便都丢在后头山脚下了。”叶氏提到女儿,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杏儿那孩子,虽说有些时候脾气比较急,但心肠其实好得很。”

李氏略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但也没说什么,绕着圈子打听了半天,又问家里哪儿来的钱抓药之类。

许玲子端着洗衣盆从河边回来,进门便听见李氏的声音,微微皱眉,却还是打招呼道:”二嫂过来了。”

“嗯,过来看看,这就回去了,家里还一大堆活儿呢!”李氏说着起身,“你好生养着身子,我先走了。”

许玲子看着李氏的背影狐疑道:“二嫂今个儿是怎么了,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话音未落,栗子就放声大哭起来,她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过去抱起孩子哄着。

李氏从许杏儿家出来,直奔山脚下过去,四下翻找了一下,果然看到一棵大树下头堆着些药渣,看着颜色和干湿程度,应该就是叶氏吃的药了。

她看看四下无人,在旁边扯了几片大叶子,把药渣包起来拿回了家。

第四十七章 抓药生事

许杏儿跟着许老三进城,赶着牛车也不知走了多少路,从日头初升直到日上三竿,牛车才总算上了官道。

所谓的官道也不过就是比乡下的土路宽了些,能够让两辆牛车对面而行,不用停下靠边避让,路面的土泥是夯实过的,车跑起来不会像乡下土路那般暴土扬尘的。

沿着官道又走了大半个时辰,这才远远地看到了东岭县高高的城墙,又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