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第172节 (第2/3页)

至坊间传出许多胡编乱造的道听途说之言, 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好奇。

于是?大理寺升堂的消息一出, 很快就有不少闲着没事的百姓为了看热闹, 拉长脖子聚到大理寺外,想瞧瞧能不能探到什么新进展。

此时?,大理寺内, 高高的石牌坊上端刻“纲纪四方?”四字。

十余名吏兵手持长刀, 整齐地分列两道,将大理寺外聚集的百姓都阻拦在外、不让入内,现场一片肃杀。

被称作“萧青天”的大理寺正身着朱红色公服, 头戴双长翅乌纱帽,腰佩银鱼袋,郑重地调整了一下乌纱帽的位置, 轻咳一声?,从后堂走出来。

只是?,列队的吏兵们看到寺正大人出来时?的打扮, 表情忽然露出异色,彼此面?面?相觑, 一副想议论?又不敢的样子。

只见?那“大理寺正”官帽之下, 居然还戴了一副女子的露顶帷帽, 用层层白纱遮挡面?容,让人看不出他的五官长相。

吏兵们当差多年?, 还从未见?过哪个官老爷是?这种造型升堂的,一时?间纷纷侧目。

这“大理寺正”动作亦有微妙的心虚。

他缓步走到正堂前?,笨拙地摸索了一下,才拉开?椅子,一撩衣袍坐下。

只听他沙着嗓子道:“本……官,今日身体不适,大夫说要避免风吹,故戴此纱帽升堂。本官嗓子也一同坏了,故声?音或许与平时?不同,大家不必过于介意。”

话完,这“大理寺正”又低下头,装模作样地咳嗽几声?。

事实上,这帷帽底下之人,并非真正的大理寺正谢知秋,而?正是?如假包换的当朝天子——赵泽。

赵泽这个人爱玩爱新鲜,不按常理出牌,本来就是?个爱微服私访去茶楼看戏的皇帝,像假冒大理寺正审案这种事情,他简直太喜欢了,所以谢知秋一提,他甚至都没怎么考虑,就当场答应下来!

按谢知秋的意思,是?让他就使用“萧寻初”的身份,来审这桩案子。这样赵泽既能体会到当官的感觉,还能体会到其他人对大理寺正这个职位的态度,想必会是?非常有趣的感受。

其实如果是?重大案子,且竟大理寺审议、刑部复核后仍无法统一意见?,那么是?可以上报皇上,由天子亲自裁决的。

不过,赵泽登基时?间不长,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案子。

再说,以天子的身份正大光明地审案,哪里有微服私访偷偷判案、最后再一把揭开?自己?的天子身份有意思?

赵泽往日爱看戏本,只觉得这事好玩至极,简直就像戏文里的内容。

要是?他这桩案子断得公正合理,外面?还围着那么多百姓,指不定能传成一段佳话。

赵泽越想越是?兴奋,愈发有干劲,想好了这回要好好惩恶扬善一回,判个快意的案子。

他还在心里感慨“萧寻初”果然机灵,还能想到用帷帽遮脸这种方?法。

不过这女子之物?用起来真是?太难受了,走路都很不方?便,等弄完要赶快摘掉。

赵泽适应了一下坐在官位上的感觉,清了清嗓子,道:“本官,今日以大理寺正之职,主审乐坊女子春月被杀一案。”

话完,赵泽低下头,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用帷帽挡着,偷偷翻阅了一下——

这是?谢知秋提前?给他写好的审案流程。

赵泽毕竟是?第一回 当大理寺正,他自己?也怕弄巧成拙,反而?坏了名声?。

所以谢知秋为了保证他不出错,特意提前?给他准备好了一份过程提要,连审什么人、怎么审、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式都包含在内。

赵泽有了这份册子,心中自有底气许多。

他眼神?在册子上一扫,确认过下一步,便抬起头,中气十足地说:“来人,先传目击证人——乐坊鸨母王秀,乐女桃枝!”

*

“同平章事大人,不好了!那萧寻初突然发难,居然这就开?始审理乐坊女子案了!”

同一时?刻,齐慕先正在宫中喝汤。

朝臣们在宫外等了一上午,竟没等到早朝,皇上还凑巧病了,连奏折都不能当天批阅。

齐慕先登时?提起半颗心——他一决定惨“萧寻初”,皇帝就当场病倒,世上哪儿有这么巧的事?

齐慕先纵横朝堂多年?,不会嗅不到这其中风雨欲来的味道。

不过,他虽心中觉察到异样,但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同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