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部分 (第1/4页)

武德人是很厉害,很多出人意料的东西,似乎都掌握在武德人手里。

“可是,之前——”李敏猜,像公孙良生和岳东岳,肯定是早就知道自己的同乡或许有这个东西的,只是之前没有得到手,为何这次突然能得手了。

“公孙先生发来的意思大概是说,这都是王妃的功劳。”孟浩明对此对她毕恭毕敬地说。

“本妃?”李敏顿觉怪异了,自己都从来没有去过武德,哪里来的功劳。

“王妃肯定是不知道。王妃当初在京师里不是救济过不少穷苦百姓吗?其中,有部分流荡到京师的武德人。他们多少都在生病的时候,接受过王妃和徐氏药堂的救济。所以,在听说王妃真的去了高卑,有可能被高卑人坑害时,纷纷表态,愿意主动帮忙。”

这样说,武德人的经济条件岂不是?其实,只要想一下公孙良生和岳东越此前的遭遇,都可以想到武德人是很清高的一类人,清高到可以忽视所有经济条件。

“行。”李敏爽快地算是接受了武德人慷慨的回赠,低头揣摩起这张地图。

旁边只见她看着地图像是看了良久,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

尚姑姑蹲在厨房里,见那碗粥给李敏送过去以后,再送了回来,是都吃完了,这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些。

抬头见厨房外面王德胜经过,因此叫了一声:“王德胜。”

见到是尚姑姑,王德胜四下瞅着没人,挨近到窗户边上,问:“有事吗,尚姑姑?”

“昨晚上,主子真的是?”尚姑姑眉毛拧紧着,一想到昨晚李敏出去前分明都不和她打招呼了,这心里头简直七上八下。

“是进宫里去了。二姑娘的本事,尚姑姑应该知道,是谁,哪怕皇上太后,都不可能拿我们二姑娘怎么样的。”

尚姑姑愁眉苦脸的样子没有变。

王德胜瞥了她下,说:“主子是谁,之前,尚姑姑不是问过我吗?我心里只有二姑娘,尚姑姑该好好想想了。”说完,王德胜提脚就走。

尚姑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良久没动。

再说那屠二爷虞世南,把人送到了付亲王府以后,算是任务完成了一半,紧接策马来到了太子府。

大皇子高治,说是在皇宫里有太子的宫殿,理应也是该住在皇宫里。但是,不知道是谁忌讳谁,高治行冠礼以后,搬出了太子宫殿,在兴州里建了个太子府。还是皇太后亲自给他挂的牌。

这些朝野动静,文武百官都看在眼里了。可以见得,皇太后很畏惧这个大皇孙子。

高治这个皇太子,要高卑人自己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一点都不像。

不像什么?倒不是说相貌不像高卑国皇帝,毕竟高治那双丹凤眼,让皇太后想做假都难。高治不像的毛病在于性格。

和父亲祖父等不同,也不清楚是不是负负得正的缘故,高治和弟弟高尧,父母虽然都是体弱多病的人,他们两兄弟出生以后,却基本都是健健康康的,不见得什么体弱多病的征兆。

健康成长的皇太子,可能因为亲眼看过自己父皇生病后的那种无助的惨状以后,心有余悸,因此自小那是自愿的强身健体。从小即拜了无数的宗师,骑射拳剑,百般武艺,可谓是样样精通。是高卑国以文王著名的历史文化中,少有的一个自小以武王著称的皇太子。

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有这样一个喜欢武艺并以武为傲的主子,在皇太子身边聚集的人,一个个同样都是武艺高强的好手。

像高卑国,同样每年都会举行文武状元的考试。如果是皇太子的父亲或是祖父当朝的时候,那绝对是,文状元首屈一指,倍受皇帝的尊重和爱戴,而武状元略逊一筹。在高治当了皇太子以后,文状元依然受到皇太后的爱宠,可武状元,全部被收囊进高治的阵营里去了。甚至有人在朝廷上对着皇太后说笑:这奶奶孙子肯定是事前都商量好的。

不用说,这个开了这样一句不合时宜玩笑的人,没几天,被皇太后摘了官帽直接送哪儿流放去了。这种傻子也好疯子也好,留在朝野里肯定是对于皇太后一点用处都没有。

虞世南有个当年也是文状元到如今当上左丞相的爷爷,可是因为这个拜把子的皇太子,从小弃文从武,到现在,离开马,离开剑一刻,都会觉得周身痒痒,浑身不自在。对他的这种选择,家里或许一开始,他母亲还有点意见,后来,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了。

或许虞家人自己都能察觉到,自从高贞病了以后,虞家是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