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2/4页)

不是要在家里吃饭,吃饭这个问题,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

“行,这件事你们自己做主。”大女儿又想了这么多,这回常宁没跟上。

“爹之前交待你们的记着了吗?不熟的人,不管是陌生人还是隔壁邻居,向你们打听我们家的情况,或者直接想进我们家,都不要答理,记得吗?”下面的几个小的,只要自己和大的这两个孩子看好就没问题,现在只要再吩咐好已经开始懂事的老大和老二就行了。

“爹,我们记得了。”听爹这么认真的说了一遍又一遍,就是跳脱的小二也老老实实地听进去。

交待好孩子,常宁也只能这样,剩下的就希望,这位麻烦的黄婶像过去的一个月继续看不见他们。

咚咚——

只是事情有时候偏偏就是怕什么来什么,交待了孩子们,家里平静了几天,也没什么动静,常宁以为事情还好时,这位黄婶却是终于上门了。

“你找谁?”刚开门时,常宁并不知道站在面前这位陌生的大婶是谁,可看面相,常宁就对来人没有好感。

高高突出的颧骨,很锋利,没有一点肉样,几乎就是一层皮包着,还有一双典型的下三白眼,眼睛下面一个竹节鼻,鼻子旁边是深深的法令纹,嘴唇薄而尖着往下垂,这样的长相,实在无法令人喜欢,再配着完全没有一点血色,腊黄的皮肤,常宁就想到一个词,僵尸。

第66章 奇葩邻居

“你是新搬来的吧,我是隔壁的; 你叫我黄婶就行。”偏这样的面容还在硬挤着一个笑容来; 很渗人。

“大婶; 你说啥?”一口常宁没听过的地方话,常宁一个字都没听懂; 悄悄后退几步; 不是常宁以貌取人,实在这样相貌的人; 太难让别人第一眼时以好感的态度对待了。

“啊?”黄婶只能再说了一遍; 慢慢的。

“哦; 你好,黄婶; 你有什么事吗?”她说得慢; 常宁勉强听清; 也弄明白; 这就是王婶提过的手脚不干净的黄婶。

“我家油没了; 你可以借我一点吗?”黄婶继续扯出笑容,可惜内容实在不够笑容。

“油啊?真不好意思了黄婶,我们家没油; 这还想着和隔壁邻居的大家借点呢。”相由心生; 或许不绝对,但这句话绝对适合黄婶。

借油?!常宁只能呵呵,这个年代,借什么; 大家都没有,能顾好自己就是本事,简直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何况还是更珍贵的油!

常宁记得,一开始在乡下的时候,他们家是没油的,所以,第一次见到别人家的油碗时,他差点闹了笑话,因为不知道是油碗,放在灶边,一个碗里,几乎没有什么油样,只有一坨线在里面,常宁开始还自以为地是油灯,谁想到,这就是现在很多人家的油碗,做菜时,拿着这坨油线往锅里轻轻一刷,然后就可以炒菜了。

由此可见,油多么珍贵,进了城,终于有机会凭着每月的定额买到一点油,但同样少得珍贵,现在黄婶居然来说借油,常宁真不知道这位大婶怎么想的,可能吗?

这个时候,常宁并不一定完全信了王婶对于黄婶手脚不干净的说法,但黄婶为人的不好,常宁到是肯定了。

“那米呢,我家条件不好,没油,借米也行。”黄婶显然还没放弃。

“黄婶,我家孩子多,我还忙着呢,就不招待你了,回见。”常宁可没耐性继续陪黄婶磨叽下去,面对这种人,常宁一惯的做法都是快刀斩乱麻,这类人,就别想着以和为贵,今日留一线,日后好做人,对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你的坚决,果断,要不然,你只要有一点软和,他们只会粘你越紧。

“大妞,小二,爹再和你们说一遍,不认识的人绝对不准进我们家门。”把黄婶拒之门外,常宁松口气的同时,又不放心地叮嘱了孩子们一遍。

以这位黄婶今天的表现,要是让进了他们家的门,怕是进门容易,送人就难了,只能先小心了。

常宁挠头,听王婶介绍了现在很多人的住房情况后,常宁才发现,他们家好像是打眼了些,就算他们一家八口人,可住这么一大套房子,比起隔壁邻居来,好太多了,也难怪,等邻居们开始发现他们家情况后,他们家也开始热闹了。

由此,常宁想到,这热闹会不会只是开始呀,叹口气,生活处处有热闹。

“小常,小常,你这是刚下班?”热闹开始。

“哦,是啊,王婶,有事吗?”下班带孩子回家,门口,被王婶堵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