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赶,卫侯府的家人追到城门,城门已关了,只好回禀侯爷。

卫廷瑾在厅里来来回回踱步,惊惧烦躁,傅书言病弱,举步艰难,定然有人助其逃走,傅家的人不可能,傅府三房主子没了,下人们大难临头各自飞,傅书言出逃计划安排周密,侯府里有内应,府里的主子,除了老侯爷夫人,老侯爷有几房姬妾,几位庶出的爷和姑娘,一时也想不出头绪。

卫廷瑾不安,一夜没怎么阖眼,天刚一放亮,城门一开,卫廷瑾带着侯府家人沿着通往京城外唯一官道追赶。

傅书言等几个人在客栈宿了一夜,次日,怕靖安候府的人追来,天蒙蒙亮起身上路,一行人加紧赶路,马车不敢快跑,沿途有一段黄土地面,夜里下雨,坑坑洼洼,马车颠簸得厉害。

下晌,傅书言的马车停在一处江岸,横亘江水阻断去路,许妈和豆蔻扶着夫人下车,傅书言望着滔滔江水,江面看不见一个船只,许妈的男人道:“江面没有来往行船,耽搁下去,怕府里的人追上来。”

傅书言吃了郎中的两剂补药,勉强能支撑行走,心下盘算清早开城门,靖安侯府的人出城追赶,出了京城就这一条大路,估计现在离这里已经不远了,心里焦急,掩饰心慌,怕几个人看出来。

朝宽阔的江面看去,下游挨着江岸有村庄住户,只有去哪里寻一条船,道;“往下游看看。”

几个人上车,马车沿着江岸往下游去了,傅书言的马车离开不久,靖安侯卫廷瑾带人追到江边。

☆、第5章

许妈的男人不敢耽搁,快马加鞭沿着江岸往下游走,沿途傅书言观察附近岸边没看见有船只的影子,有船只都在江中央,离岸边很远,马车跑出去二里多路,豆蔻突然惊喜叫道;“夫人,有大船。”

傅书言也看见一艘官船靠岸,马车跑到近处,看清楚大船上桅杆彩旗,上书平西候景,平西候景钰戍边,携家眷进京。

官船靠岸,一个身材挺拔伟岸的男人众星捧月下得船来,此人剑眉星眸,一看就是武将出身,傅书言见过景钰,还是很小的时候,景钰随母亲来傅府做客,印象不深,后来景钰领兵打仗,驻守边关,一直没在京城。

傅书言下车,豆蔻和许妈搀扶着,走过去,到景钰跟前,低身一福,“静安候夫人傅氏见过平西候。”

景钰看着大船靠岸,闻声回头,看见一位少妇,朝他见礼,口中自称靖安候夫人,抱拳道;“景钰回京,不期在此巧遇夫人,夫人是准备过江?”

傅书言本来想开口借船只,看这平西候人似很耿直,不似奸佞小人,转了念头,翩翩下拜,慌得景钰连连作揖还礼,“夫人大礼,景钰不敢领受,夫人有话,尽管明言。”

傅书言直起腰,便把中毒之事说了,景钰听完,万分惊诧,浓眉深锁,他常年行军打仗,见过世面,知晓一些□□,傅书言面色隐有黑青,开始他便怀疑她中了毒,经她亲口说出,果然所料不差,朝堂的事他远在边关,也有耳闻,心下不齿靖安候所为。

形势紧迫,傅书言不能再拖下去,估计卫廷瑾很快就追到,长话短说,“妾夫君知道妾逃走,少时便会追来,求侯爷搭救。”

景钰年纪不过三十,经历大大小小的仗上百次之多,无数次靠的是临危不乱,果决明断,快速权衡一下利弊,他跟卫廷瑾同殿称臣,自己又不经常回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平白惹一身麻烦,无端招惹是非,想开口拒绝,怎么也下不了狠心,如果把她交给她丈夫卫廷瑾,下场可想而知,景钰征战沙场,杀人无数,对上那双像秋日的天空明澈的眸子,头一次心软。

事不宜迟,他不再犹豫,道;“我侍奉家母回京,夫人跟我一同回京如何?夫人到船舱内见家母。”

景老夫人与傅书言见面,傅书言简述事情经过,景老夫人听后,感叹,“老身在边关就听说傅府遭难,可怜见的,遇人不淑,你一个闺阁小姐吃这种苦头,你先跟着我,回京找大夫诊治,讨回公道。”

“谢老夫人搭救。”傅书言跪拜,景老夫人命丫鬟扶起她。

一行人下船,岸边已备好车轿,平西候夫人没跟进京,景家女眷只有老夫人

景老夫人走到车马前,对傅书言道:“靖安候夫人随老身同乘车,还是坐轿?”

傅书言看眼江上游,道;“妾乘轿。”

傅书言带着豆蔻和许妈乘轿,轿子里地方窄,不能躺,只能歪着。

下人牵马过来,景钰上马,护着平西候府车轿往京城方向走,走出一里多地,景钰侧耳细听,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