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4页)

盖灭六国,苛捐杂税猛于虎狼,焚书坑儒残忍无道,今五国旧民皆反,惟独大楚未动,招揽在场诸侯,贤者智才赴宴,便是商讨复楚的大计。

众所周知,抗秦义军起于沛县,今晚请来名动天下的沛公龙天羽,辅助我大楚共举大事,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先前陈胜自立为楚王,私心太重固今败之,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陈胜不立楚后而自立为王,其势难长久矣!

忆当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以逸待劳,破楚军主力占领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以及重臣,皇妹服毒自尽,本来李某亦无颜存世,但不甘心就此败于西秦,遂忍辱负重至今,护得楚王孙周全以图大事。

秦王政归西前曾密令赐死六国王孙陪葬,以让大秦代代世袭至万世不朽,岂知李某早有提防,众人只道负刍父子已故,王室皇脉断绝,哈哈……其实不然,当时寿春城陷,太子刚刚满月,为了楚国有后,我与舍妹嫣太后相商,便临时换了包送出宫外,被秦王赐死陪葬的只是替代品而已,真正的太子由宋义大夫辅佐郊外,我已派人接怀王后裔,立君江东,复楚抗秦。”

众人闻言为之愕然,其中来由始末娓娓道来后,大多楚国贤士客卿均是喜极而泣、思国涕零,得知复楚在即,项梁项庄等武将各个摩拳擦掌,等待大显身手。

龙天羽心下则想:“史书记载项梁起兵后,采纳范增的计谋,寻找流传民间为人牧羊的楚怀王熊心,立为楚怀王为义帝,后来被项羽杀害,怎么没有提到这是由李园一手暗中辅佐的呢?”

张良打着羽扇,微微一笑,显得高深莫测,龙天羽见状低声相询:“岳丈在想何事?”

张良摇了摇头,话中有意地道:“没事,回去再议无妨。”

复国的消息宣布后,宾客无不雀跃,杯来栀往,谈笑风生,将到中夜宴会才结束,龙天羽与李月瑶目光痴痴交缠许久,才恋恋不舍地分开。

龙天羽与张良、夏侯婴等回到郭家为他们安排好的别院,郭府千金郭钰莹不理父亲召唤,跟着柳诗诗、张倩去闺房闲谈,明意是陪同二女聊天,难免逃不开女儿家的心事。

龙天羽回到别院的房间与张良、夏侯婴、樊哙、张云议事,义军形势紧张,如何调兵遣将,众人以龙天羽马首是瞻,一时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龙天羽望着张良道:“不知岳丈高见,对目前局势有何定论?”

张良捋着短须道:“当前义军虽遍及各地,但俱各自为战,难以抵挡住章邯六十万的大军,朝廷又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协助章邯进攻义军,周章全军覆灭,自刎渑池,田藏李归等战死于荥阳,吴广被杀,邓说、伍馀先后败亡,陈胜的军队支撑不足两个月,义军主力殆尽,手下没有可用的兵将,失败乃是迟早之事。

“如今荥阳、陈留以西被秦军控制,倘若城父失守,那么章邯下个目标便是彭城,我方军队只有十万,兵器盔甲不全,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其局势颇不乐观。”

樊哙豪气十足道:“怕他鸟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章邯敢攻彭城,我老樊愿打头阵,他奶奶的,还惧秦军怎地?”

张良笑道:“樊将军英勇善战,勇气可嘉,然则善战非兵,两军硬拼实乃下下之策,不得已而用之,能以谋略胜之尽量避开兵戎相加,倘若非战不可再由樊将军挂帅杀敌不迟。”

樊哙道:“俺虽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鬼门鬼道,但也知道身为将者智勇结合,才能打胜仗,可如今形势危急,眼看章邯那厮带兵就打到彭城了,你说咱能不急么?”

众人看着他皱眉哭脸的模样,都觉滑稽大笑了起来,这屠狗的什么时候就知道给大家添笑料。

龙天羽莞尔道:“樊大哥不必着急,我自有主张,陈胜在农民起义史上可称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可惜不善于深藏不露,很快就对天下人暴露自己的私欲,骄傲腐化,背离了他的目标志向,即使不被秦军绞杀,也会死在自己手下叛徒的刀下。

“大凡战争的兴起,都是不得已的,朝廷的祸乱凭借战争得以除去,民间的暴乱凭借战争得以平定,但并不是因战争来残害百姓而酿起战乱,章邯大军虽有七十余万,却是临时凑集的苦工刑徒或盗贼罪犯,不能上下同心以民为本,所以影响战斗力。

“倘若章邯熟读兵法谋略之人,他必会考虑己彼的局势,不敢轻易冒进,攻破城父也是屯兵不动,然后坚壁不战,等待后方粮草补给充足,分抄两路南攻九江陈婴、英布义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