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前排,身后位席则是樊哙、周勃等人。

龙天羽被安置在左首第四长几,夏侯婴因他适才剑下留情,更敬佩他的剑法出神,便与龙天羽同席。

萧何与女儿坐在龙天羽下首席位,整个宴席座位围成一个圆形,分为三重,环环相扣,中央腾出大片空地,自是供歌舞表演之用。一阵钟鼓磬铙奏响,宴会正式开始,刘邦等兄弟大吃大喝,丝毫不理众人异样的目光,酒肉下肚后更是一番豪放,杯盘狼藉。

鼓乐忽止,再奏起时,一队二十余名美丽的歌舞姬,到了堂中心处莺歌燕舞,在歌姬正中被众星拱月般衬托出玲珑美人,瓜子般精致的脸庞无半分瑕疵,轮廓分明,少女姿态娇媚,肌肤如雪,樱桃的小口,清丽的红唇,和一双既迷人又充满野性的双眸,惹人遐思。

众人钦叹这妮子生得娇美,刘邦更是心中范思,想到自己在沛县四处寻花沾草,却不知县令的女儿竟如此的丽色,倘若弄上手来,不但夜夜笙歌,肆意伐旦,更得有吕府的财富与权势,日后助自己成就一番大事。

龙天羽却是另一番感受,佳人虽美却仍不及虞儿和钰莹小姐的姿色,更远不如自己的才女仙容,由眼前的歌姬不禁又想起了虞姬,不知她在寿春可好?无论如何宴会之后,都要立即前去接她!

今日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史书上记载的汉高祖刘邦,以及他身边的谋臣良将,倘若不是亲眼所见,定然不信项羽竟会败与此人,或许说项羽在历史上真正败给了时势。

人生如棋,一子失足,全盘皆输,而项羽这一盘却输掉了整个天下。但有志者输棋不输人,项羽的神勇千古罕见,最终败给的只不过是他自己那一关而已!

成王败寇,自古已然,对待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既然自己已经决定争天下,是否应该趁此机会,除去这干人等呢?

第十一章 肝胆相照

史书记载秦末时期,正是接续了春秋战国以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社会大变动格局,贵族因其腐化堕落走向没落,而低层贫民阶级不断崛起。

秦始皇夷灭六国,创建出一个削平化的社会结构,更使往昔的六国贵族与游民草莽处在同一社会地位上,由此才会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记得清代学者赵翼论秦汉之际的转变时,曾曰:“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

楚汉相争,表面看似刘项二人在争夺天下,背后其实是平民阶层与六国旧贵族之间的政治角力。

楚地原本僻处南方,经历多年文明化的过程,逐渐融入华夏。不过楚人终究野性未驯,保留了中原贵族失去的尚武精神,所以秦灭六国后,民间却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戏谣。

而不读史书,号称学万人敌的楚国军功贵族的后代项羽就得以趁时而起,成为抗秦力量的中流砥柱。另外一支抗秦主力则是好酒及色的地皮流氓刘邦,麾下文武将相,几乎兜揽了三十六行人物,英雄莫问出处,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各个都立下汗马功劳。

若非今日亲眼所见,定然不信这群乌合之众在史书上竟留下光辉的一页,我龙天羽来到这争雄乱世,与天命相抗,誓要洗刷清空这段历史,重新谱写。

龙天羽想到此处,眼中杀机顿起,罩住首席处正在纵酒放乐的刘邦,不知为何自己来自法治社会,却接连在这个时代涌起杀机,或许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半年的时间里,渐渐懂得了乱世的生存规则,弱肉强食,面对敌手不是杀人就是被杀,没有对错之分,唯有生死之别。

手中紧紧握住破军宝剑,盯向首席座位,刘邦此时酒劲上涌,言行举止更是放荡不羁,频频向身边的大小人物敬酒,并盯着宴席中央歌姬的粉颈玉臂,酥胸玉腿不放,口水连丝流下。

龙天羽将刘邦的表情举止尽受眼中,不由对他印象更打折扣,想到垓下之战,最终以汉胜楚败收场,项羽早年虽学过万人敌,却不懂得战争乃政治的继续,认识不到贵族势力走向衰亡,而平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反说“天亡我,非战之罪!”,岂非荒谬?无怪后人称他为“呆霸王”。

而出身低微的刘邦则不然,他鄙弃史书,背信弃义,不学无术,却通权达变,视贵族礼仪规则如同无物,历史学者对他的评价只有“高深莫测”四个字,不然像张良、韩信、萧何这等奇人神将,怎会尽数臣服于他的麾下,听候调遣!

龙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