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 (第2/4页)

。十日后都要带兵北上,戴罪立功。

艾天佑此去的成败不光决定了艾府一家人的命运,还牵连了何宏义、冷侯爷、叶青桐的父亲大学士叶问翰等一大批以身家性命为他作保的人,事态严重,不容丝毫轻怠、闪失。他不顾一身的伤患,当即招了幕僚。一众人扎进了书房。

叶氏悲喜交加,看着艾天佑活着回来,虽然前路渺茫还是喜极而泣,立刻安排要去大朱香火最盛的永源寺进香还愿。

府上被封,艾天佑生死不明,叶氏发下宏愿,若是艾天佑能平安归来,艾家度过这一劫数,她就去永源寺还愿,为佛祖重塑金身。

丹丹看了看叶氏,脸色苍白双脚浮肿,这些天没有一日休息好,肚里的孩子又闹腾的厉害,愈发的消瘦,七个多月的身子,哪还能去佛寺舟车劳顿,万一再有个闪身,简直不敢想象,想了想道:“四月初八是佛主诞辰日,永源寺正在为浴佛斋会做准备,眼下怕是不好接待,再说娘身子也重了,就由女儿佛诞日去替娘还愿可好?”

叶氏急忙反对,“那怎么行,是娘发的宏愿,不可言而无信对佛祖不敬!”可是永源寺眼下不接待,也只能等到佛诞日了,只是四月十二艾天佑就要动身了,想到当年生小丹艾天佑去从军,肚子里这个竟是又赶上他领兵出征,叶氏不由心伤落泪。

丹丹拥住叶氏,轻声安慰,“佛祖慈悲为怀,不会怪罪娘的!”

叶氏抓住丹丹不安道:“娘小心一些,不会有事的,小丹,就让娘去吧,娘不放心你爹啊”

丹丹看着叶氏惊惶祈求的眼神,鼻尖忽然发酸,心中软了下来,“要不,让许总管提前两天去做安排,我们四月初七先去住下,看看初八能不能抢得头一炷香!”

虽是这样说,丹丹却是心里没底,这个时候,人们都相信第一炷佛香最灵验,总是挤破了脑袋往前冲,但是,不论如何,她一定要想办法让叶氏宽心。

“行,行,那样佛祖一定能保佑你爹平安归来!”叶氏这才目露欢喜,气色好转,抬头看了丹丹一眼又担忧不解道:“小丹,你怎么了,娘怎么觉得你心事重重,是不是担心濯玉?要不让许总管去定安王府打探看看濯玉有没有捎个平安回来?”

叶氏还不知道江瑾瑜已经回来,两个冤家已经闹掰了,更不知道全家上下吃的罪都是她的好女婿所为。

丹丹蹙了蹙眉,直接转了话题,“娘,大伯母和贤礼还是坚持要回去吗?”

虽然眼下躲过一劫,可是艾天佑的生死还在半空悬着呢,林氏真的是吓破了胆,彻底看清了荣华富贵不是那般好享受的,也明白了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档次,再在京城,好好的孩子也会被毁了,恰好春霞也怀了身子与叶氏前后临盆,便提出了要带艾贤礼回黄花镇,虽然没明说,却是抱定主意不再来京城过活了。

叶氏叹了一声,点点头,“等你奶奶身子好一些就要回去,只是你奶奶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林氏要带着儿子走,老太太一方面舍不得孙子,一方面又舍不得眼下的锦衣玉食,但是又怕跟着艾天佑再吃瓜落儿,她与艾贤礼一样,一想起之前的事就惊恐的恨不得离艾天佑远远的。

老太太的生辰在春天三月,本来想的好好的要风风光光的当一回老寿星,让儿孙贺拜,也学学冷府老夫人的派头,哪曾想儿子下了大牢,别说大肆庆生了,生辰那天艾贤礼大病,差点没将她吓死,虽然叶氏提了让厨房给她置办一桌酒席,儿子生死不知,她哪有那个心思,就是有也不能应下啊,只含恨遗憾的吃了一碗寿面,竟是还没有去年黄花镇丹丹给她置办的隆重。

所以老太太反反复复,一会儿要跟着林氏回去,一会儿又要留下来,无非是舍不得银财和有人伺候的尊贵生活。

丹丹自是知道老太太的心思,于是道:“若是奶奶跟大伯母回去,就将迎秋和那两个丫鬟一起送给大伯母吧,咱们手头毕竟还算宽裕,将每年伺奉奶奶的银子一并交给大伯母,她们回去在镇上做个生意,又有两三个丫鬟精心伺候着,爹和娘也都放心,况且,还是老家那样的环境适合奶奶居住静养。”

叶氏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立刻去亲自与林氏透了底,林氏当然高兴,老太太本就应该由大房养老,眼下二房又出丫鬟又给银子,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一口应下,亲自劝说了老太太,老太太斟酌了一番,觉得自己没有吃亏,又可以带着丫鬟衣锦还乡去那些老姐妹跟前日日炫耀,比镇上谢家的老夫人还要风光几分,不由期待起来,竟是比林氏还着急,催着即刻动身,连叶氏肚子里的孩子、丹丹的亲事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