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第2/4页)

恃无恐地逃亡,原来是有这一手。

既然捕捉吴忧决战的计划失败,张瑞符准备再次分兵扫荡沃城周边郡县,巩固占领区。与张瑞符共同领兵的张锐长期为边将,以知兵著称,他提醒张瑞符,相对于中路而言,云州军的两翼兵力其实相当薄弱——朱耀和巴秃颜无论哪一个都无力单独面对莫湘的全军。不管是继续追击吴忧还是分兵略地,都将离两翼越来越远,而现在看来,吴忧的意图显然是诱敌深入。

张瑞符深以为然,于是收缩部队,授命张锐组织精锐作为预备队,注意与两翼保持联系,随时准备增援两翼。不久,巴秃颜与朱耀处分别传回消息,两军都进展顺利,没有遭遇云西军队强烈抵抗,占领了大片区域。当地百姓对云州军态度友善,看起来民心还是在唐公这一面的。特别是东路的巴秃颜,在占领兴城外围县乡之后,他知道自身五千兵力不足以包围强攻兴城,所以没有着急攻城,而是择地修筑堡垒,以多个相互支援的堡垒链将兴城围困起来,罗奴儿几次出兵偷袭都因为巴秃颜守卫严密而失败,罗奴儿手头没什么机动兵力,所以很快就放弃了对巴秃颜的骚扰。

张瑞符必须在吴忧主力兵团集中之前取得最大战果,莫湘部队的存在使得他不敢分散主力部队。分析种种可能性之后,张瑞符判断莫湘必定会先救援兴城,因为兴城距离小月氏城既近,各种均需军需物资也十分充足,不管莫湘作何打算,她都应该会先回师兴城。他想不通的是莫湘为什么忍耐了这么久还不动手,巴秃颜只有五千兵马,莫湘完全有实力将他吃下。难道她会舍近求远,去增援宁远?抑或是追随吴忧去哈克兰?其实张瑞符倒真是多虑了,莫湘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动进攻,说起来还是吴忧的命令使然。

莫湘从小月氏城出发后,原本进军路线是沃城,但路上接到吴忧的来信,说道已经放弃了沃城,正向西撤退,而且吴忧交给她另一个任务——云西全套领导机构包括张颖、陆舒等重要人物和伤员都由莫湘派兵护送到大月氏城交给莫言愁保护。莫湘知道这些人员和物资是云西未来最重要的保证,因此亲自率主力全程护送,时刻提防云州军来袭,没想到云州的侦骑居然漏过了这支携带了无数行李一天只能走十几里的笨重车队,张瑞符的主力人马一直被吴忧引向了哈克兰大沙漠。顺利完成护送任务后,莫湘才有功夫腾出手来解决兴城之围。

张瑞符迅速下定了决心,派张锐率轻骑万人,前往兴城,加强巴秃颜的部队。自己则四下征集骆驼和其他沙漠作战的物资,准备派遣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抢在莫湘之前深入沙漠,追击吴忧那不多的人马。又征集民夫,修葺沃城,屯聚粮草,希图大举。

无巧不巧,张锐才赶到兴城巴秃颜大营,正赶上莫湘率军进攻巴秃颜。只是巴秃颜修筑的堡垒都是用了心的,虽然每寨只是驻扎百十人,却是坚固异常,并且各堡之间相互策应,巴秃颜又救应得当,只是区区五千人,却给他运使得如同几万大军一般,莫湘试探性地进攻了两天,居然没有找到明显的破绽,不禁对这位对手刮目相看。当时恰值张锐率军来援,莫湘就先退驻零鞠。每日以轻兵挑战,巴秃颜与张锐不为所动,双方僵持十余日,莫湘在兴城终究无所作为。乃引兵西去。巴、张二将恐其为诈,不敢追赶。

莫湘兵去两日,巴秃颜望其营区鸟雀靡集,始信莫湘真去。乃对张锐道:“莫湘此去,必分兵骚扰我补给线,将军可领本部兵拒之。彼来兵少则吞之,来兵多则据守之,则莫湘亦莫可奈何于将军。若是莫湘主力部队能被将军拖住,则是天大的功劳。”

张锐道:“经过这段时间的攻战,我觉得莫湘和所谓云西强兵亦不过如此。其士兵散乱不依队伍,攻不甚锐、守不甚坚,只恐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吧。”

巴秃颜道:“不然,这莫湘娴于军旅,通晓兵法,用兵老辣甚至胜过吴忧,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千万不可小觑。”

张锐悦服道:“将军所言甚是。”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问道:“那么以将军之见,这次张刺史出关之战,胜算几何?”

巴秃颜苦笑道:“其实你我都知道,没什么胜算的。当初吴忧兵不过数千,将不过数员,有神威将军萨都、第一军师苏平坐镇,对于吴忧苦苦追剿,最后也不过是安抚了事,从未能够将其真正剿灭。现在吴忧羽翼丰满,兵精将广,咱们纵使得志于一时,终究不是云西的对手。而且苏平先生当初曾反对对张刺史的任命,说他才不过郡守,眼光不过五百里,非牧守之上选。现在西事未已,没有后援就贸然兴兵,胜不足以守,败则云州不存。实在是冒险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