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2/4页)

她选择的班底之一,这些年来替平津打点上下,从无疏漏,便是当初的郑敛、韦坦都对他的能干赞不绝口,因着郑蛮儿与卢却敌的赐婚,元秀以为平津去封邑避风头必然是要带上卢涣以与卢家往来沟通的,却没想到卢涣居然被留在了长安。

她不由暗忖是不是卢确之妻与平津说了什么,惹得平津对外祖家起了嫌隙,因此连卢涣都丢下了。

却见卢涣放下乌梅饮解释道:“回贵主的话,下官本应前去封邑服侍娘子,但娘子打算携郡主长居封邑,所以留了下官在长安打点,故而未随侍娘子左右。”

“哦,那你今日前来不知所为何事?”元秀自己也啜了口乌梅饮,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的,本月十九,也就是后日乃是嘉城公主生辰,娘子与郡主皆不在长安,驸马又不知嘉城公主的喜好,下官拟了礼单,却不知道是否合嘉城公主心意,因此斗胆求见贵主,想请贵主帮拿个主意。”卢涣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锦缎礼单来,恭敬的双手呈上。

元秀略一思忖,似笑非笑道:“六姐从前过寿,礼单难道不是你拟的?”

“听说圣人准了嘉城公主观毕贵主及笄之礼后可往无尘观为女冠。”卢涣迅速给出理由,元秀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对采蓝道:“拿过来本宫瞧瞧。”

平津身为宪宗长女,虽然如今被贬,但产业一向丰饶,这一回栽了这么一个跟头后,越发的惦记着要迎合宫里,元秀知道卢涣的来意不在于嘉城公主,却是在于通过自己转达给丰淳平津公主府的态度,因此单子拟得恰到好处,既表示了对即将出家的嘉城公主这个生辰的重视,比往年都加了分量,却也注意没有盖过元秀这个嫡出又是如今丰淳最宠爱的公主去。

她不由失笑道:“卢家令这哪里是来找本宫帮你拿主意?却是要叫本宫跟你学着点了。”

“贵主说笑了,下官怎敢?”卢涣恭敬道。

元秀一直看到了最后才看到卢涣故意留了一个给她挑剔的不足之处,她看完后,拿指甲在那一件上面掐了一下,吩咐采蓝送回去道:“这一幅升仙图固然是六姐喜欢的,可六姐这会生辰,六哥也请了旨意回来,差不多明日就该到了,六哥可是很不喜欢六姐出家的,还是去掉另换一件吧,免得六哥见了不痛快。”

卢涣立刻露出感激之色,元秀颇觉无趣,收了他呈上作为谢礼的一串琉璃手珠,却见卢涣还是迟疑着不肯走,不由挑眉诧异:“你还有事?”

“”卢涣以目示左右,元秀一皱眉,吩咐除了采蓝、采绿外都退了下去,他这才道:“贵主想必已经知道了坊间如今议论正凶的任秋之案了吧?”

元秀蓦然想起了当初去还是长公主的平津府上遇见韦坦之事,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不动声色的道:“驸马上回言语之中似与平康坊醉绡楼的柔娘交好,原来在迷神阁也有故交吗?”

“贵主明鉴,确实是驸马让下官来寻贵主的,但绝非为了迷神阁求情,而是”卢涣犹豫了一下,才低声道,“而是驸马那日也恰好在坊中会友,贵主不知,那迷神阁与醉绡楼虽然离得极近,两家的园子就隔了一条窄弄,却素来不和睦,因此两边除了魁首们斗来争去,下人之间也是一心卯足了劲儿要寻到对方的不是,禀告上去了若能叫对方不得好,都是有厚赏的”

他说到这里元秀惊讶道:“难道在长安县衙莫名其妙不见了的人是醉绡楼派去的?”

任秋之案看着简单,却处处都是疑点,那一日孟光仪在紫宸殿上舌战两位公主,最终丰淳还是被他逼着同意将任秋先交在他手里看守,不许任何人探望,同时孟光仪也同意了昌阳公主所言,没有确凿证据前保证任秋毫发无损,昌阳公主对此案十分关心,因齐王不在长安,若不是她婚期将近,委实忙碌得紧,恨不得着了男装亲自去堂上旁听——这件案子要梳理起来,头一个疑点自然就是任秋为何要杀莺娘,因他每次到迷神阁都把莺娘院子里伺候的人都远远打发开去,去的时候又全是阁中客人最少的清晨,连迷神阁都未发现血案,长安县衙居然先得了情况,这里面便牵扯出了另一件案子——那就是先前去长安县衙击鼓鸣冤的人竟在任秋被拘之后就不见了踪迹!

孟光仪得了丰淳任秋身份勿论,先将案子查清的口谕,从长安县衙那里问出击鼓者乃是长安口音,容貌平常,如今正满城彻查着此人下落。只可惜两日过去了,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元秀身在宫闱,却也对此案挂着心,此刻听卢涣这么一说,不由又惊又喜,连韦坦流连青楼都懒得计较了。

卢涣见状却摇了摇头:“回贵主,驸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