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4页)

。”李自成说:“生死关头,只能冒险。”高迎祥沉呤着,说:“还需要一位首领亲自出马,把降表递送给陈奇瑜,这才容易得到他的信任。可这也是只身入虎穴啊”李自成笑了笑,说:“闯王何须过虑,这差使你就交给我吧,我去。”高迎祥盯着李自成,良久才说:“知道吗?如果陈奇瑜生疑,你立刻就会被乱刀分尸。”李自成平静地回答:“我知道。”

宁远总督府。一幅大地图半边搭拉在案上,半边下垂。祖大寿等将排立大堂两旁。袁崇焕以指叩案,面色沉重地道:“皇太极取道蒙古,由西北破关南下,数日间连克蓟门、遵化、喜峰口。而朝廷一时间又调不出兵马,西北防线,我看是必垮无疑了。”祖大寿说:“大帅早就上过折子,建议朝廷加强西北边关。现在,我们东线稳如泰山,而西北城关却失守了,这不是我们的责任。”

“不能这么看。”袁崇焕摇摇头,“整个边关是一个整体,西部被攻破,东线也就失去依托,陷入战守两难的尴尬境地。如果本帅所料不错,就这几天里,皇上必有旨意,要我们支援西北。这样一来,我们出兵攻打满清的计划,又要延迟甚至放弃了。”

吴三桂插言:“秉大帅,皇太极既然出关南下,我们就不能北上进军么?趁虚而入,打到满清老家里去。这样一来,也等于在支援西北防线。”袁崇焕露出欣赏的微笑,说:“本帅何尝不想如此!可是,长途进袭,需要战马呀。本帅用皮岛得来的银子,向蒙古购买两万匹战马,再快也要半个月后到。刘军台,现在我们有多少战马?”刘军台上前道:“秉大帅,各镇卫全部战马加起来,不足六千匹。”袁崇焕叹道:“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如果走在半道上,清军截击,那就麻烦了。”吴三桂也叹道:“没有骑兵,只能守,不能攻。”

祖大寿恨恨地说:“朝廷要是早加强军备就好了,何至于今天这样干着急。”这时候,府外传来一阵长喝:圣旨到!袁崇焕与众将交换个眼色,心想说道曹操曹操就到了。锦衣卫军台宋喜昂然入内,高喝道:着蓟辽总督袁崇焕接旨!

第十二章 京城告急(四)

袁崇焕整衣掸袖,上前跪地指旨。宋喜展开圣旨宣道:“蓟辽总督领兵部尚书衔袁崇焕,为保国安民,一体联防,断然收剿皮岛匪军毛文龙部,朕览奏甚慰。着将皮岛所获白银四十万两、粮草一百万担全部赏做辽东粮饷,并加赏袁崇焕蟒袍玉带,加授大学士、太子太保”袁崇焕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抬头惊讶看着宋喜。宋喜继续宣旨:“近日,蛮夷皇太极悍然引兵南下,连破西北城关。着袁崇焕速率精兵星夜驰援喜峰口,痛剿皇太极所部,不得迟误!朕希望袁崇焕仰查天恩,奋勇杀贼,尽忠报国,速奏捷报。钦此。”

袁崇焕叩首:“臣领旨!”宋喜将圣旨递给袁崇焕,并满面堆笑地揖道:“末将恭喜大帅皇恩不断,步步高升!”“谢了,谢了。”袁崇焕一边微笑着,一边把宋喜往里让:“宋军台一路辛苦,请客房休息吧。来人哪,设宴侍候着!”立刻有人上前将宋喜延入内室。袁崇焕沉呤道:“皮岛的事,皇上不会降罪,这我料到了。可加授大学士、太子太保,这我真没料到”

祖大寿上前笑道:“恭喜大帅。”袁崇焕却一点喜色也没有,沉声说:“喜什么?赏赐越重,我越是毛骨耸然!”吴三桂问:“大帅,皇上令我们驰援西北,这怎么办?”袁崇焕道:“立即集中所有战马,本部堂亲自领兵驰援喜峰口。”祖大寿上前请命道:“大帅不可轻动,末将愿去迎战皇太极!”袁崇焕摇摇头,说:“皇上点着名要我去,我如不去,皇上会疑心的。这大学士、太子太保,可不是是白给的。”吴三桂说:“末将愿随大帅同去西北。”

袁崇焕沉吟片刻,说:“听令。本部堂出行之后,宁远防务由祖大寿一体负责。如有清兵侵犯,你任何时候都不准出城接战!吴三桂随本部堂同去驰援西北。传命,两个时辰以内,援军必须开拔。”

祖大寿、吴三桂上前一步,揖道:“遵命。”

宁远城城头突然鼓号大做,城门轰隆隆拉开。袁崇焕策马率先奔出城门。吴三桂跟随在后,再后面,则是浩浩荡荡的骑兵,刀枪闪烁。再后面,则是一辆辆战车,车上拉着一尊尊红衣大炮队列中夹杂着监军太监鲁四,他东张西望,心神不定。

袁崇焕与吴三桂并排策马行进。袁崇焕面色沉重。吴三桂几次观看袁崇焕脸色,欲言又止。直到袁崇焕开口:“吴总兵,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吴三桂在马上欠身道:“是。秉大帅,我军驰援喜峰口,末将认为有两种援法。”袁崇焕扭过来头看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