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2/4页)

齐。

是一般的粗细横着一层,竖着一层。

很明显是人摆上去的。

周津瑶伸手在树上摸了摸又贴上去闻了闻。

说道:“这些木头都是金丝楠木!”

忽悠一愣:“不是吧?

这些都是金丝楠?

一根可就值了海了银子了,这里这么多,岂不是。。。。。。”

小乱说道:“可是这种木头都是用来做棺材的吧?”

周津瑶点了点头:“这些不仅是金丝楠木,而且还都是树芯,也就是树中最精华的部分。

更加珍贵。

可是。。。。。。”

周津瑶不说了,拧亮了自己的狼眼手电,看着那些木头。

忽悠也死死的盯着那些木头,小乱知道忽悠这家伙又在打这些木头的主意。

周津瑶看过了木头,又看了看周围的地面,拿着小刀往下挖了挖,挖出了些砂子和白膏泥。

这才站了起来说道:“这就是个墓葬,汉代的墓葬。

这些木头就是‘黄肠题凑’。”

小乱问道:“什么是‘黄肠题凑’?”

周津瑶说道:“所谓‘黄肠题凑’一名,文献记载最早的出现在战国时期,据书中记载,天子礼葬时,用柏木堆垒成棺椁形状,外面有便房,也用柏木堆垒成,里面放有大量陪葬品。

《汉书霍光传》:光薨。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

唐人颜师古给这一段做注释时,引用了汉末魏初学者苏林的解释:‘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

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 刘昭也注释过‘题凑’一词:‘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黄肠’强调的是材料和颜色,也就是黄心的柏木;

‘题凑’强调的是木头摆放的形式和结构,也就是木头的端头向内排列。

合起来解释,‘黄肠题凑’是用黄心柏木,按向心方式致累而成的厚木墙。

这种葬制起源于何时尚有争议,但在西汉盛极一时,已是公认的事实。

由此可知,黄肠题凑是设在棺椁以外的一种木结构,它是由黄色的柏木心堆垒而成。”

小乱摇了摇头:“那这个也不算是‘黄肠题凑’啊!

那‘黄肠’所指的都是柏树芯,可是这些都是金丝楠木的啊!”

周津瑶笑了笑说道:“所谓的‘黄肠题凑’是个葬制,这些金丝楠木不知道比柏树金贵多少倍。

自然这里面的人的等级要高很多。

恐怕和云南这里的植物资源有关系。”

小乱点了点头:“是这么好回事啊!

可是这些墓葬为什么没有埋在地里,却在这山谷中呢?”

周津瑶皱了皱眉头:“恐怕这里原来就是墓葬,而这个所谓的山谷却是后挖出来的。”

小乱看了看四周,有点明白周津瑶的意思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金缕玉衣

艾龙四处看了看问道:“小姐,你说这个山谷是人挖出来的?

就是为了挖这个汉墓?”

周津瑶点了点头:“很有可能。

而且这种挖法是那种大规模的盗掘活动。”

艾龙抓了抓脑袋:“这种事情也有明目张胆的?”

周津瑶笑了笑:“这是当然,每当改朝换代,天下大乱的时候。

不仅是地上的宝贝,这地下的宝贝也一样被人惦记着。

自古中国人就很重视身后之事。

讲究是视死如生。

尤其是那些君王,郡王,皇亲国戚,士大夫。

把大量的珍宝带入了墓中。

所以后来人,需要大量的金钱,用来扩充自己的武装,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这些底下的宝贝。

所以那时候就有大规模的盗墓行动,都是靠军队,以军事化的行动进行的。

这里的手法我看了看,很有可能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手下的盗墓部队做得。

这个墓在建成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被盗了。”

忽悠一听这个墓已经被盗了,不禁叹了口气:“妈的,那么早就被盗了。

看来也没有什么了。

只是这些木头怎么没人动?”

小乱皱着眉头说道:“好像没动的不仅仅是木头,我感觉这个墓都没有动过。”

周津瑶点了点头:“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