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收瓜 (第1/2页)

时间差不多了,上山找木耳的女孩子们回来了,李程程便正式开始教她们做凉拌木耳,李程程做了一遍之后,就让她们自己练习,而她在旁边一步步的指导。 “我们之前做凉拌鱼腥草都能卖的出去,你们做凉拌木耳一定也可以卖的出去,先走街串巷的卖一段时间,等攒够了钱在镇上或者县城开一个小铺子,那你们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差的。”李程程站在她们旁边,一边指点她们,一边说道。 “现在村子里很多人都拿闲钱到镇上、县城里买房子,然后再租出去,靠收租赚钱,你们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办法,就算租不出去,也可以留着自己住,这样以后嫁人了,也能更有底气。”李程程上辈子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虽然日子过的比这个时候好多了,但是心里上却没少受委屈。 她在上辈子都那样,那么这个年代的女孩子在家里又会有怎样的地位和待遇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也只是希望女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的更好,更有底气。 自己赚钱,肯定比伸手向别人要钱更有底气吧,而且还不是每个男人都愿意给钱给自己媳妇用的,如果遇到一个抠门的男人,那日子得有多难过呢? 自己会挣钱,自己有钱,自然就不用受那样的委屈,而且嫁人了之后,人家也不敢小瞧了她们,不是吗? 等大家的凉拌木耳都做好了之后,李程程挨个品尝了一下,随后说道,“你们做的凉拌木耳都是可以吃的,现在主要就是口感上面的差距,只要以后你们焯木耳的时候控制好火候还有时间就行了,味道淡些或者重一些,其实都没有关系,因为大家的口味都不一样。” “好的,谢谢程程姐。”几人都向李程程道谢。 前面跟李程程学了手艺的女孩子,现在都在外面挣钱了,现在也轮到她们了。 “你们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摆摊也尽量去人多的地方摆,偏僻无人的巷子最好不要去,还有如果下乡去卖的话,记得几个人一起,免得被人拉回家当媳妇去了,一些娶不上媳妇的地方,是很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我们去年暑假下乡卖东西的时候,也是四五个人一起的。”李程程叮嘱道。 “等你们的生意走上正规了,如果外面的干木耳供应不上你们了,到时候可以过来找我。”等樊高峰那儿的干木耳发过来了,以后她手里可就不缺干木耳了。 至于能不能卖的出去,她完全不担心这个,她还有生鲜铺托底呢,就算这几个姑娘能找到货源,不要她的干木耳,她可以每天放生鲜铺,慢慢的卖。 这个年代有货根本就不愁卖。 七月上旬,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临了,高考结束后,有人欢喜有人忧。 李程程这儿由于图书馆和仓库的建成,需要大量的人手,而前面培养出来的人手,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李程程都给他们分配的重要的任务,四个去了樊高峰在木耳大省的工作室,以后专门负责那边的事情,工资和补助由李程程这边发。 两个海鲜供应商那里同样也各派了四名员工,有自己人在盯着,李程程也更放心一些。 人员这样一调动,李程程手里可用的人手就不够了,于是便像去年那样,写一张招工启事,直接挂到门卫室,正好一大批的高中毕业生,不愁招不到员工。 李程程这一次直接招了男女生各三十名,也就是六十个员工,图书馆分配了十个,让以前的老员工带领着,仓库留了十个,剩下的则让夏云来带他们在外面跑业务,其实就是收集物资。 现在人员到位了,李程程和白大山就不用去火车站接货了,员工们去火车站接货,运到仓库,然后按类别分好,摊主们直接到仓库去进货就行了,完全不需要李程程和白大山操心什么。 他们两个就负责收钱和掏钱。 图书馆正式启用,里面开设了很多的教室,有故事班、书法班、绘画班、二胡班,故事班家长也可以去,但是要分批次的去,毕竟一个教室只能容纳下几十个人。 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前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现在有人给他们读有趣的故事书,一个个热情高涨,所以李程程就让负责故事班的员工合理的分配工作、安排时间。 毕竟一个人长时间的读书,嗓子也会承受不住。 二胡班的老爷子是安居村本村的人,李程程给他开的工资,跟书法班、绘画班的老艺术家的工资是一样的,并没有区别对待。 另外李程程也托老艺术家帮忙,看能不能找到舞蹈老师、戏曲老师,虽然孩子们只会在图书馆待几年时间,等年纪够了就要去读小学了,但是能给孩子一个启蒙,发现他们的艺术细胞,并且早点加以培养,多个才艺,将来也能多条出路,毕竟考大学不是容易的事情。 哪怕到了后面大学扩招,也不是人人都能上大学的。 七月份,很多地方的瓜,也开始陆陆续续的采摘了,夏云来则带着人去收瓜,这第一批收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