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页)

风。在梦中回荡了许久的句子依旧在耳边缭绕不去,惹得他愈发心浮气躁起来。

他的心浮气躁自然不会是因为裴砚——正如即使芄兰看得出谢玖同裴砚之间定然存在过节,但那日谢玖也绝不是因裴砚而来。那个在虞城里几乎无人不晓的纨绔浪荡子,几乎睡遍了城里的烟花地,若不是老天不长眼的给了个好脑子,弟弟又怯懦的很,估计早就被裴老爷子轰出了门。这番闹得满城皆知,估计又是想趁机博个痴情的美名,且不说能替花魁赎身的富贵人家哪里会被酬金引得将人转手卖出,即便是买下了,又哪里带的进虞城裴家的大门?

谢玖从来不吝啬将自己的恶意展露给对方——关于这一点,芄兰早已清楚。但若说那次造访里谢玖表现出的怒意并非因为裴砚,而是因自己而生,芄兰却着实有些想不明白。

可不管起因为何,谢玖最后掷下的那句话始终像是根钝刺陷在肉里,让芄兰连着发了许多天的梦。虽然独居一室无人知晓,可接连着几天睡眠不良,就是个瞎子也能看见他眼下的那片青痕了。

他白日里表现得若无其事,柏舟也就本分地不多问什么,只是每天由宋笙笙送来的饭菜里,安神的食材出现得比往常频繁了许多。

可芄兰依旧噩梦不断。

“谢公子最近的食量变小了呢。”宋笙笙收拾盘盏的时候忍不住轻声说,朝着桌上只动了小半的饭菜直皱眉。而芄兰却像是根本未察觉房间里多了个人似的,充耳未闻地凝视着桌上书本——尽管他连一页都没有翻动过。

“大概是天气炎热的缘故吧。”良久,见宋笙笙有些讷讷地不知道如何是好,柏舟终于还是轻咳了一声,把话接上。

“唔,这倒是,我听桂馨姐姐她们说,今年确实比往年热许多呢,不知道京里面会闷成什么样子。”压力骤松,宋笙笙立马恢复了以前的活跃,叽叽喳喳说起来,“不过今天是中元节,附近的庙子会举行法会,放莲灯为故人祈福,谢公子如果在别院里没事,不如也过去看看?”

“我们……”柏舟原本想说我们再看看,不料一直埋首于书册的芄兰突然抬起头来:“那座庙宇,是在何处?”见两人同时吃了一惊地望过来,又偏头笑笑,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后院中石榴花树上,“左右无事,去一趟也无妨。”

中元节这日亦是佛教的盂兰会,京郊的那座福山寺每年都会集合僧侣于殿中诵经祈福,解救孤魂罪孽,亦备下各式纸扎莲灯供香客写下故人姓名,燃放蜡烛,在放入寺旁溪中,以超度亡灵。

虽说寺庙就在别院附近,可毕竟都是山下小径,路多崎岖,芄兰同柏舟到达的时候天已擦黑,显得那寺门口设下的道场中的火光尤其明亮。这处京郊寺庙虽然规模不大,但香火鼎盛,今日更是有许多人举家前来,供奉香烛以求先人安乐,全家顺遂。芄兰走在前头,看见大殿里攒动的人就有些厌烦,转头对柏舟道:“直接去溪边吧。”

“是。”柏舟颔首,随着芄兰逆着人群往水边前进。此时花灯的摊子才刚刚张罗出来,香客大部分都还在殿中敬香,是故看守花灯的小沙弥看见二人走来,显得尤为热情:“两位施主可是要放花灯为故人祈福?这些花灯都是早间在寺中供奉过的,施主可以用笔写下故人名讳放入溪中,必能保佑他们往生极乐。”

芄兰便停在摊位前,目光扫过这数十盏白纸扎做的河灯。柏舟见状,心道芄兰是想为故去的谢夫人祈福,便拿出钱袋,向小沙弥询问:“要一盏,多少钱?”

“五文一盏……”“两盏。”

柏舟一愣,小沙弥却已经眼疾手快地挑了两盏灯递到芄兰手里。而后者托了花灯,闲闲瞥一眼柏舟:“愣着做什么?付钱呀。”

他连忙数了十文钱,再接过蜡烛同毛笔等事物,这才又去追赶已经走出十数步的芄兰。此时暮色四合,溪中已飘起了数座大型河灯,制成船型,船首还有一名同样由纸扎做的目连尊者像,持着禅杖,散发出幽幽光华,似乎真的能引领亡魂去往彼岸。

芄兰在溪边站住脚,伸手向柏舟要来笔,便专心开始在河灯上书写姓名。那船型河灯恰恰随水漂过两人眼前,灯上暖黄烛火映亮芄兰侧脸,罕见地褪去了连日的焦躁,换上了几分安宁的感觉。

他从八岁那年做了谢玖随侍,至今已有数十载,许多谢玖不愿放在明面上让人知晓的事,尽管不曾宣之于口,柏舟也早能猜出一二。就像那日谢玖的突然造访,那些令芄兰困扰了数日的言行,自己却能料出其中因果……可如今空口无凭,即便说了,恐怕也难以取信于芄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