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 (第2/4页)

望成功打入戴维领导下的机构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并零零总总开始往回输送材料,使得xk1992计划的目录更加充分、稳固。

会议室里,早已等候的四十来位相关领域专家严正以待的听取洪天中将的述说。

随着时间一秒一秒流逝,会议室中的气氛渐渐凝重起来。

高翔一开始以为这次的会议是像之前几次一样仅仅是整体性的成果通报,但随着材料的发布,他发现自己想错了。

这次会议的重点根本不是已经开始扫尾的xk1992计划“逆向工程部分”,而是另一个让科学家们既兴奋,又担忧的情况。

那个在峭斗出现过的裂缝,又出现了!

而且这次出现的裂缝不仅宽幅要比在峭斗出现过的裂缝大,数量上也有了惊人的变化。

这次一共在全国十九个地方发现了裂缝的存在!

高翔悚然一惊,直觉告诉他,这些裂缝的出现绝非幸事。

“你怎么看?”会议进入自由讨论的阶段,詹桦坐在高翔的旁边,两人本身又是比较好的朋友,因而洪天中将刚刚将时间空闲出来,两人就谈上了。

高翔拧着眉头,默默摇了摇头,道:“上一次出现在峭斗的裂缝已经让我们头疼了,一年时间物理界关于空间的研究论文层出不穷,也有了很多看上去说得通的解释……不过我总觉得我们人类不是在越来越了解真相,反倒是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行走……”

“怎么说?”詹桦疑惑地问。

“你认为空间裂缝的出现对人类而言有何益处?如果抛弃那些虚无缥缈的所谓‘愈发靠近宇宙奥秘’的说法。”

詹桦道:“除去裂缝对科学界的启示,我觉得对人类自身而言没有任何益处。”

“反倒是一种潜在风险!”高翔紧接着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诡异的裂缝

一年前,出现在峭斗的裂缝首度向人类展现了自然的奥妙一面,同时也催使科学界不少科学家对它展开了研究。

一年下来,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了不少,不可否认这的的确确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可令高翔担心的是,这种裂缝的产生究竟能给人类带来多少好处。

就好像地震一样,假设它从来没有发生,那么人类对它的了解必然十分匮乏,甚至连“地震”这个词估计都难以诞生。但如果地震发生了,固然让地质学家们对它有了了解,可同时也有无数的人将遭受它的危害。

这里面有得有失,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地震这种地质现象当然是从没发生过最好。

高翔最担心的就是,空间裂缝的出现是不是某种不祥的预兆?

“当宇宙向渺小的人类展现其伟岸与奥妙的时候,也许就是灾难发生的时候。”詹桦是天体物理学家,所以他用他擅长的领域解释这个问题,“知道超新星爆发吗?”他压低声音说道。

高翔微微点头,都是物理大家族,即使已经细分到不同类别,但高翔对超新星爆发有着浅显的了解。宇宙中有一些大质量的恒星在核燃烧殆尽后,它的温度非但不会冷却下来,反而在急剧塌缩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光与热,这就是超新星爆炸,

詹桦肃然道:“单个星系可以看做一个自引力系统,由于超新星爆发需要自引力系统减少能量来增加动能,以提高温度。所以有学者认为自引力系统是一个‘负热容’系统,是不稳定的。”

高翔点了点头。詹桦接着道:“在超新星爆炸之前,我们人类或许无法在宇宙中准确的发现这颗如尘埃一般的大质量恒星。然而超新星爆炸发生时这种爆炸极其明亮,它突发的电磁辐射能够照亮所在的整个星系,所以借助望远镜我们就能发现它。”

“你是说,空间裂缝的出现跟超新星爆发有着类似的地方?”

“是的,从存在的客观意义上,它们很像!”

高翔若有所思的回想着詹桦话中的意思,假如空间裂缝有着如同超新星爆炸般的寓意,那么首先,这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当这种不稳定达到顶峰或者一个临界值时,就该爆发了;其次,灯下黑抑或观察的精度达不到要求时,一些冥冥中存在的现象是无法被观察到的,只有通过一种大尺度的放大,才能被人类所知。

大质量恒星存在于宇宙,若是没有超新星爆炸极难进入人类视野,那么空间裂缝是不是也如同一块促使人类了解它背后“那颗大质量恒星”的敲门砖?

最后,超新星爆发对于一个大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