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 (第1/4页)

唐逸夫狠狠地训斥了莫怀义几句。

杀了莫怀义这只鸡,其他的几只猴子自然就老实了。

申国章等人在官场混到现在这个地步,“树倒猢狲散”这个最基本的官场规则还是懂的,所以,听了唐逸夫强调了三箭齐发的重要意义,几个人也不得不重视起来,按照唐逸夫分派的任务,立即展开了行动。

要说,黄如山这一个计谋出得还真是时候,伊海涛从临江回到青原的第二天,就主动约见了秦达明,告诉他追加项目的审批手续已经下来了,催促他加快沿江商贸圈建设,确保在年底前完工。

秦达明表示,如果要在年底前完工,那就必须在冬季也要连续施工,而冬季施工的成本会增加很多,对于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伊海涛当即表态说,从全市发展来考虑,作为青原的龙头企业,擎天置业应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况且沿江商贸圈及其追加项目早一天完工,就可以早一天投入运营,早一天见到效益,对企业自身也是有利的。至于冬季施工产生的措施费,政府会想办法在政策上予以补偿。

秦达明倒是爽快,当时就说,其实他也明白这个时机的重要性,况且为了全市的发展,企业损失一点也不算什么。

“擎天置业希望可以把沿江商贸圈的竣工,当作送给伊市长最好的贺礼啊!”秦达明有些微妙地说:“明年初要召开青原的**,到时候换届选举,你可就是名副其实的青原市市长了。我们这个项目一直得到伊市长的重视,一定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争取成为你上任之后给青原人民的第一个惊喜。”

“惊喜谈不上,”伊海涛立刻表态说:“我和朱书记都不是看中什么政绩工程,青原要彻底旧貌换新颜,沿江商贸圈建设是很关键的一步。如果这一步成功了,就会让更多人看到青原的发展潜力,那就是无形的拉动作用。政府换届选举很正常,无论谁当这个市长,这个城市名片式的项目都不会被冷落。所以,你要考虑的不是为谁献礼,而是如何做到质量一流和保证工期。”

“这个没有问题,伊市长你是知道的,我们从设计之初就是国际化运作,起码在创意上处于国内领先,在质量上也是由我市一流的施工队伍来保证的。”秦达明十分自信地说:“有空还请伊市长到工地实地视察,你应该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说实话,质量我不操心,毕竟这个项目做成了是擎天置业的一块金字招牌,我想你们总不会自己砸自己的牌子,我只在乎进度,说实话,商贸圈的规模和形式都差不多,无非都是商场、超市、休闲、旅游等等的结合体,目前青原走在了周边地市的前列,如果不加快建设步伐,那等于就是将发展机遇拱手让人。”

伊海涛的这番话,其实秦达明早就心知肚明,他比伊海涛还着急早日竣工,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又追加了一个五星级宾馆,一旦建成运营,一定会吸引周边地市的大量物流和客流,投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可问题是,资金不足,要想加快施工进度,就是一句空话。

秦达明又汇报了一些工程进展的情况,最后才说,有个事情需要伊市长帮忙协调:“我们和市里各家银行谈好了前期项目的融资,现在又有了追加项目,还要保证工期,公司在资金上有点捉襟见肘,还请伊市长多多支持。”

对于这一点,伊海涛也有所耳闻。

擎天置业的现金流在项目初期就比较紧张,但是,追加项目是擎天置业主动提出来的,原先有过承诺,资金由他们自筹,现在看政府要催工期,秦达明趁机提出请政府出面与金融机构协调,争取获得更多的贷款。

这就是秦达明的精明之处。

擎天置业去和银行谈融资,那是他们的企业行为,而由政府出面提供担保,企业获得了贷款利率的优惠,还贷风险却转嫁到了政府头上,这其中奥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伊海涛心里这么盘算着,嘴上他却说:“秦总,你这个你放心,这个项目是有投资效益的,银行应该不会做得那么绝。你们先出面和他们谈,有什么问题再来研究其他的方案。”

话虽然这么说,秦达明却似乎对这一点很担心,又问伊海涛:“伊市长,能不能让指挥部加快拆迁进度?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也可以参与。”

伊海涛只说:“擎天置业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工。”至于擎天置业是不是要参与拆迁,如何参与,他不可能明说,这是秦达明与申国章去商量的事,只要能加快施工进度,不闹出乱子来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