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 (第2/4页)

的谭广德和二处的苏幽雨在忙乎,

当然,这些程式化的工作,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多值得楚天舒伤脑筋的地方。

但是,伊海涛往往会布置他去做一些超越秘书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诸如协调世纪阳光工商注册变更手续,分劈卧龙城项目在江北开发区与青北县的税收指标,督办主题公园和五星级宾馆的土地挂牌交易等等。

说实话,伊海涛工作逐步步入正轨之后,楚天舒的秘书工作也轻松了不少。

他现在就期待着伊海涛正式当选上市长的那一天。

有时候闲下来,楚天舒也会盘算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市府办公厅干了好几个月,他认为自己并不是特别适合做一名中规中矩的秘书,思想上不够成熟,情绪上不够稳重,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那种境界,还是像王少磊一样,在基层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更为踏实。

确实,秘书这个行当,外人看上去风光无限,其实只有身在其中并历尽甘苦者,才能品其精髓、得其三昧。

楚天舒有时候回想起当年在大学读过的历史书籍中,多有对古代师爷、幕僚的专门描述。

那些师爷、幕僚,大抵类同于如今的秘书。

当时,楚天舒在想象着酸腐的师爷形象,免不了要嘲弄一番,没想到,出了校门之后,自己也竟然沦落成了一个绍兴师爷的角色,每每联想至此,不由得都要摇头苦笑。

在古代,江浙一带文风旺盛之地如浙江绍兴、江苏虞山一些地方,素以状元辈出闻名天下,同时也以盛产师爷而举国皆知。

到了清朝,绍兴师爷甚至在京城形成了一个势力不小的族群,党羽遍布各个官府衙门的掌门人物之侧,惹得慈禧太后老佛爷都深感恐慌,最后不得不借助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狠狠整了绍兴师爷党一个屁滚尿流。

那时的师爷,多以此为终身职业,若是有幸伴得李鸿文、左宗棠、曾国藩之类的名臣,同样可以随之名扬天下,享得人间富足安逸之极乐。

等到进入现代,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秘书队伍迅速膨胀乃至蔚为大观,同时又不免有些鱼龙混杂。就说眼下,且不论那些党政机关,但凡是称得上一级组织、团体者,甚至哪怕只是三两个人的皮包公司,那些长字号、总字号首脑人物后边,必有拎皮包、端水杯的秘书随侍。

尤其那些男性官员或老总,如其秘书前边再加个女字,那就又多了一层暧昧的味道。于其中多数人而言,秘书不过暖身之衣、饱腹饭碗而已。

当然,堂堂政府机关秘书如楚天舒等,情况又有不同,所在机关、服务对象并非一般,自身能力、水平、档次在那里摆着,自然不是社会上一般的杂色水货所能同日而语。

不过,话又说了回来,不管档次有多了不起,服务的机关多大、领导级别多高,秘书也还只是个秘书,这个职业终究只宜过渡,做得再出色也只能作为通向仕途的一块跳板。

有一次,楚天舒忙里偷闲请向晚晴吃饭,闲聊的时候,向晚晴给他讲了一个京官秘书的故事,让他彻底断了把秘书做下去的念头。

两个人边吃边闲聊,有一搭没一搭就聊到了楚天舒的工作上。

向晚晴就问:“天舒同志,给领导当秘书挺过瘾吧?”

楚天舒就说:“记者同志,我要是回答了,不会上今晚青原卫视的头条吧?”

向晚晴用筷子头敲了楚天舒一下,说:“上你个头,你以为你是市长啊,放个屁都能上头条。”

楚天舒缩着脖子,小声说:“记者同志,咱正吃着饭呢,能不能文明一点儿?”

向晚晴扑哧一笑,偷偷环视了一下四周,看并没有引起其他食客的注意,又冲楚天舒挤了挤眼,算是接受了批评。

楚天舒故意说:“说心里话,晚晴,跟在领导身边,被人前呼后拥的感觉的确不错,而且大树底下有阴凉,办个私事、揩点油水也很方便……”

向晚晴不等楚天舒说完,抢白道:“那你就愿意一辈子老死在秘书岗位上,永远跟在领导后面做些拎包端茶杯熬夜爬格子的勾当,永远扮演一个听人使唤的太监角色。”

楚天舒苦笑道:“你看,我还没说完呢,你就推理分析出来一大堆。晚晴,你这是记者的习惯性思维,就像当老师的,见谁都当学生来教育。”

几句话,说得向晚晴有点不好意思了,她小声说:“天舒,我是怕你在领导身边呆成了,磨没了锐气,丢掉了抱负,在良好的感觉中变成了一只不思进取抱残守缺的蜗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