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 (第2/4页)

经验,把英国的动画天才尼克·帕克招至旗下,制作了处女作《小鸡快跑》。这部投资4200万美元的动画制作取得了2亿美元的票房佳绩。

紧随其后的《怪物史瑞克》取得了6倍于投资成本(6000万美元)的成功票房。《怪物史瑞克2》更是一颗摇钱树,耗资7500万美元,在全世界获得了9。16亿美元的惊人票房。今年夏季档的动画片《马达加斯加》也获得了4。25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真人表演的电影制作也取得了可观的利润。

斯皮尔伯格自己执导的《拯救大兵瑞恩》耗资7000万美元获得了4。79亿美元的票房,《少数派报告》取得了3。53亿美元的票房,《逍遥法外》取得了3。42亿美元的票房,而今年夏天的《世界之战》也取得了两倍于原始投资(1。2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梦工厂的其他制作也是业绩斐然。

最早的要数英国人山姆·门德斯导演的荣获5项大奖的《美国美人》,该片投资仅区区1500万美元,电影票房狂收2亿美元,外加2。11亿美元的加录像带和DVD租赁收入。

投资1。03亿美元的雷德利·斯科特的《角斗士》取得了1。88亿美元的国内票房和2。58亿美元的国际票房。梦工厂公司后来在家庭喜剧片的制作方面也掘得了金矿,如《非常女婿》及其续集《非常女婿2》,取得了4倍于投资成本的票房收入。

按道理讲,如此优秀的业绩,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等人,应该没有道理出售梦工厂啊!

是的,如果故事按照上文的格调继续描述下去,梦工厂绝不会沦落到今天零卖整售的地步,相反,它应该离传媒帝国的梦想最多只差半步之遥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呢?

既然梦工厂的电影赚了那么多的钱,那么其创立者为什么不坚持他们成功的步伐而继续走下去呢?

问题的答案并非如此简单。

如果说梦工厂成立早期在电影制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那么公司在其他项目上的投资就不是同样幸运的了。

首先,是高科技影城计划的搁浅,在同环境保护主义者和鸟禽学家们抗争了整整5年之后,1999年梦工厂关于在洛杉矶搭建高科技影城的计划宣告失败。

斯皮尔伯格和同伙们不得不撤退到他们的临时居所——建在环球电影公司摄影场角落上的一座仿制庄园,这儿是斯皮尔伯格年轻时代受雇于环球电影公司而得到的一处馈赠,他为环球公司制作了《大白鲨》、《夺宝奇兵》、《ET外星人》和《侏罗纪公园》等影片赚取了大把的票房。

公司成立后不久,其互联网业务就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而宣告失败,紧随其后公司在电脑游戏项目上的投资也遭受挫败。在相继和妮莉·费塔朵、乔治·迈克尔、蟑螂老爹等歌手合作签约后,加盟梦工厂后的大卫·格芬在音乐事业上无法复制其在“格芬唱片”时代的成功和辉煌,他不得不于2003年11月把梦工厂的唱片部门抛售给了环球公司。

而梦工厂的电视事业也同样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起初梦工厂在斯皮尔伯格的亲自监督下为HBO有线频道摄制了《兄弟连》等质量上乘的电视连续剧,但后来生产的平庸的电视片让梦工厂同样沦为二三流的电视片作坊,甚至梦工厂公司还因为电视节目拳击现场秀《角逐者》的原创权问题,与鲁勃特·默多克控股的福克斯电视网发生了法律纠纷。

如果观看过梦工厂公司制作的那个略嫌悠长的动画厂标——一个垂钓的小男孩栖息在新月的月牙上,钓竿和钓丝穿破云层落在了水面上,你会觉得斯皮尔伯格创立梦工厂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怀揣着更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来自斯皮尔伯格极富自恋色彩的童年记忆的最深处。

与一般的电影公司老板不同,斯皮尔伯格更像一个理想主义者或完美主义者,计较实际绩效的同时同样看重过程,他的工作方式不是一切以结果为准绳。

斯皮尔伯格位于洛杉矶美墨大厦的一处私人套房被梦工厂的工作人员戏谑地称为老板办公室,公司的大大小小的许多指令就是从这里发出,这让外人觉得斯皮尔伯格像一个自我为中心的独裁沙皇,他是在指挥一个制作电影的私人作坊而不是在管理一个讲究实际的商业公司。

他总喜欢从个人的志趣出发对公司的所有的重大事务做出重要的决定,由于他平时日常事务的繁忙造成了许多无休无止的耽搁。有些电影制片人耐不住性子等待就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