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潘士勋这话不是在说玩笑,王家美要是再敢手脚不老实,他立马就跟她离婚,这种丢人的女人,他不要也罢。

瞧着潘士勋的脸色不好,王家美讪讪道,“这还用你说,难不成我还想再被撵出去一次不成。”

或许是这次的教训足够让王家美怕一阵子,潘士勋去县城之后,她也老实了不少,老潘家她是断然不去了,因为她心里头也清楚,就是去了,也没一个人理她。

都不愿理她,王家美也想有个伴啊,好在对门邻居家刚进门了个新媳妇,王家美有心同对方交好,主动带潘燕串了几回门,对面新来的媳妇还不知道王家美之前的德行,几次往来后,两人算是有了个伴,时常串串门子,偶尔还一起去乡里赶个集。

飘了一场雪之后,市里的工程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盖房子的少了,窑厂的订单量锐减,临近年关,潘阳看晒砖厂的红砖储备量足够,干脆停了窑,窑厂上上下下的人彻底歇息了下来。

别人歇息,潘阳也闲不得,因为还得趁着这个空当抓紧时间把潘士松和姚祺妹的亲事定下来呐。

翻过这个年头,就八四年了,乡里家家户户的光景一年比一年好,彩礼也在逐年增长,潘士尧那会儿结婚两百块彩礼就够了,现在已经涨到三百啦,三转一响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家条件好点的,电视机都该买啦。

说起来依老潘家的条件,没个电视机实在说不过去,家里老少十来口人,吃了晚饭就大眼瞪小眼也不是个事呀,商量一致后,潘阳索性去市里买了台电视机回来。

12寸的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四百多块买了下来。

从市里拉回来,全家上下一通折腾后,总算把电视机整明白了,打从潘阳记事起,当时家里就已经有带遥控器的彩电了,像这种手动操作的黑白电视机,潘阳还是头一回接触。

倒是潘士松,成天带姚祺妹去乡里看电视,没吃过猪肉也知道猪怎么跑了,三两下就摸了清楚,把台给调好了,电视机就搁在老潘家堂屋的中案长条桌上,声音放得老大了,哇哇响着,里头播着发哥版上海滩,饶是潘阳见过‘大世面’的,这会儿也是激动到不行。

有了这台电视机后,老潘家瞬间成了村里茶余饭后的聚集点,街坊邻居吃了饭之后,嘴巴一抹,就往老潘家赶,天天都能挤一屋子人。

潘士松和姚祺妹亲事定下来之后,等于就是老潘家儿媳妇了,潘士松理所当然的去接姚祺妹来他家过几天,起初姚祺妹还不愿去,主要是不好意思,去了之后能当天就回来吗?无异于是向所有人宣布,她跟潘士松要钻被窝了。

这种事,光想想就脸红好么。

☆、125。28号一更

潘士松这年已经十八了,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你要说能不想那事吗,那肯定想,前头没定下来,两个小年轻算是发乎情止乎礼,几乎没怎么越矩,现在亲事都定下来了,加上潘家、姚家这关系,结婚是板上钉钉的事,都这样了,潘士松肯定还是想着那啥的。

对这方面,姚祺妹显然没潘士松拐拐绕绕的心思多,主要还是不好意思成分居多。

反倒是韩乃云,直接跟她闺女道,“士松都来接你几回了,去就去吧,又不是什么丢人事,你看哥你嫂子定下那会儿,你嫂子不也经常过来住。”

这种现象在农村算是比较普遍,最多长舌的妇女会开两句玩笑,大家心里头并不将之当回事,韩乃云都这么说了,姚祺妹也就没那么别扭了,等潘士松再来时,姚祺妹收拾了两件换洗衣裳,途经乡里洗澡堂,顺带洗了澡,这才同潘士松一块去了老潘家。

眼下已经翻过二十三祭灶了,没什么变动的话,这个年姚祺妹是要在老潘家过了。

打小到现在,姚祺妹不知道来老潘家多少次了,老潘家老少四辈人她都熟悉,定了亲换了身份之后,姚祺妹初时还有些不自在,主要是开她玩笑的人太多了,不过好在她平时就是个爽快人,那阵不自在过去之后,很快又能跟老潘家人还有周围邻里打成一片,尤其是看电视的时候,那场面,不要太热闹,压根就没潘士松什么事了。

之前去乡里看电视的时候,孬好潘士松还能跟姚祺妹挤在一块坐,现在可倒好,街坊邻里都这么熟,长舌的妇人更不在少数,两个小年轻哪还好意思再腻歪在一块。

潘阳一旁瞧着她爸眼巴巴瞅着她妈那副没出息的模样,就忍不住想上去踹两脚,事实上她也确实这么做了。

老潘家堂屋里挤了太多人,姚祺妹抱着潘盈坐在里面,潘士松被挤在了外头站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