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沿途斩官杀贼,自不用说。到了保定府的时候,杨易特意去孟伯飞家里去了一趟,发现整个孟家只有几个女人与家院在家,其余人都已离家而去。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段时间孟伯飞与袁承志召集江湖好汉杀鞑子,极有成效,后来袁承志有事情北上,只留下孟伯飞指挥群雄,如今老家伙忙的厉害,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了。

杨易大笑:“竟然躲着我?也罢,看在你努力杀鞑子的份上,且饶你一家性命。”

他前世看《碧血剑》之时,对于这位盖孟尝孟伯飞很是看不起,仗着家境富裕,救济同道,同时又结交官府中人,可谓八面玲珑,手段高明。只看他六十大寿之时,前来祝寿之人的身份就可以看出来,这家伙妥妥一个地方社会的黑老大!

这种人要是没有点案子在身,打死杨易也不信!

不过,他既然如此爱护名声,想来作恶不多,暂且饶他性命,以观后效。

在保定府也不多待,杨易继续北上,直奔盛京。

盛京也就是前世的沈。阳,如今被鞑子攻下后称作盛京,是他们的临时国都。

杨易到了盛京之后,果然发现这地方的鞑子多的不得了,在杨易眼里这都是一个个大好头颅,就等着自己挥剑斩下。

到了夜间,杨易从店里出来后,也不穿夜行衣,就那么一身锦袍,大摇大摆的向后金的皇宫走去。

此刻这鞑子的皇宫规模极小,与前世所见到的故宫相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宫墙也不高,到了皇宫不远处,杨易提高速度,几个闪身已经到了墙根之下,没有费多大的劲,提气轻身轻飘飘的就翻了进去。

他在白天发现,这盛京的金国人因为与汉人接触久了,大多数都会说汉语,这次进入了皇宫,倒可以抓一个鞑子问一下皇宫的所在。

在一个矮树下等了一会儿,一个经过的人都没有,杨易等的心烦,心想:“干鸟毛!大半夜的等在这里喝风,有什么意思?干脆将这个皇宫里的人挨个杀掉,岂不是省事多了。何必这么鬼鬼祟祟的小家子气?”

第二十九章一路好走

杨易拔剑出鞘,不再隐藏身形,起身跃到一个大殿之上,四处观瞧,瞄准附近灯火最明亮的地方,飞身穿行过去。

灯火最明亮的地方,是一个大殿,杨易到得近前,功聚双目看了看上面的牌匾,上面写着“崇政殿”三个大字,一旁还有弯弯曲曲的满文。还没到地方,忽然就听到崇正殿里一声大喝,里面立时乱了起来。

杨易一愣,想到一个故事情节,心想:“不会是袁承志这哥们来这里刺杀皇太极来了吧?”

想到这里,脚步加快,向殿门走去。

崇政殿的门口本来有几个门卫,如今里面出了大事情,几个门卫都进了大殿护驾,因此杨易大摇大摆的进了大殿,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拦他。

到了大殿里,杨易定睛观瞧,发现殿里烛火明暗不定中,一个黑脸少年正与一个道士交手,大殿里的地面上横躺着几具尸体。四周站满了文武大臣,一个黄袍中年人站在众多大臣中间,目不转睛的看着道士与黑脸少年相斗。

这黑脸少年正是袁承志,与他相斗的道人,长得玉面朱颜,一身清气,极为俊美,想来就是这个世界的大反派玉真子了。

袁承志想要刺杀黄太极,没想到半路杀来一个道人拦住了自己,这个道人功夫之高,不比自己逊色,眼看就要杀掉黄太极,如今因这道士相阻,刺杀皇太极一事已经成了奢望。

与玉真子打了一会儿,袁承志心下开始焦躁不安:“不能在此多待,多待片刻就多一份风险,还是先走为妙!”只是玉真子功夫了得,袁承志想要逃跑,急切之下,哪有机会?更何况旁边还有几个摔跤高手正跃跃欲试的想要将袁承志抱住。

袁承志急得大汗直流,猛然间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若是杨易在此,定然不会像我这般狼狈!”

杨易那知道袁承志的想法,见他两个打得激烈,微微一哂,不再关注。以他此时的功力,这两人功夫虽高,但也不过如此。不值得他驻足观瞧。

杨易在意的是如今大殿里的一群文武大臣,和中间那个黄袍中年人。

“看来这位黄袍中年男子就是皇太极了!”杨易大喜,心说:“老子一向都是这么好运,上一次去青州杀鞑子,鞑子的头目巴巴的前来送死。今天想要杀鞑子皇帝,这皇帝就这么配合的站在我的面前,果然咱就是主角的命啊!”

当下持剑上前,到了众多大臣面前,“诸位兴致很高啊?大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