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有大爱的。当然,大爱非善非恶,只是纯粹的大爱。他甚至就是一个大爱的标尺,一个道祖,一个楷模。

既然鸿钧是大爱之人,无为之道祖,那么很多人还在叫嚣着,一定要一拳打倒他,还有什么意义?不周山有亿万丈高下,可除了那两个冲动的祖巫,至今还没听说过哪个过路的大神通者之人看不惯不周山的山体太高,而死活要上去踹他一脚的。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谁说鸿钧抢了最多的气运,就要把他搬倒的。鸿钧就是鸿钧,无为之人,大爱天地。不能成就混元大道果,是鸿钧的悲哀,其实也是他的万幸。一旦成就混元大道果,鸿钧还是鸿钧吗?鸿钧还能大爱天地吗?没人知道……

道友莫急,此处却是闲话扯远,稍待,稍待!却说巫妖二族死斗,即便鸿钧也没有出手,却是因为他们注定龙虎不存,死斗之局乃是先天因果。这因果皆是盘古一体而化,正如那元始天尊一朝之间薨于太上老君之手。你说他死了吧,其实他不过是归于本源而已,你说他没死吧,元始天尊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这也是当年周成即便有对盘古的承诺,也未曾插手两族先前大战的原因。而后来三族大战,周成却一反常态,不但不保持中立,反而四处奔走,蒙蔽天机,早日完结两族气运。

这不是一种做姿态,其实是迫不得已。这也是周成修道之根本。上文提到修道的奥义不是修心,乃是修那有与无之间之道果!周成即便自我认为,算计巫妖二族,是为了人族,或许在别人看来,他很自私,没有圣人的尊严和面皮。其实不然。

修道在那有与无之间。那么,修道之人应该有一个行事的准则。是什么呢?就是角度的问题。周成当年不是错了,反而是做得不够。他乃是人族而出,帮人族就是他的分内之事,是他应该有的角度。因为谁都是善恶皆有,你一个天道之下的蝼蚁,能说清楚谁是谁非?能定谁更善,谁更恶?

周成观镜,谓弟子曰:何为善?何为恶?

弟子不解,垂首而立。

周成指镜,复曰:吾之身,此观镜之一面,当为善。

“恶处何地?”弟子问。

“此乃为恶!”周成面观镜,反手指背而答。

——无名道人著《混沌篇》(节选青莲语录告弟子言)

所以,修道之人,不是修的心,修的是个立场,这立场,就在那有与无之间,也可以说,就是一个争字!

巫族重出,天地间道之一途再添变数。巫族虽不修元神,却也是道之一门神通。此番论证道之奥义,却是为这巫族重出,求出了一番变数机缘!

三界之中,有三处羡煞人的地方,一为青丘山,二为天庭,其三者却是那四海之富庶。今日的龙宫,却是多了番喜气。

三日之前,四海龙王、青丘山直系弟子黄靖,广邀四海之内的修道之人,前去聚会。有言:巫族复出,当贺喜一番!凡能至海者,皆可去得。

四海的富饶,早已是人尽皆知,此番既然龙王有言,只要能入海的人,都可以去。这可是一番大机缘。

莫说去吃些什么仙珍海贵,便是结交一些各方道友,也是莫大机缘啊。大劫无声,却已经开始显威,大神通之人是最先坐不住的,可小一辈的修行者,却早已经有不少人排着队领死了。修行者莫不想为自己找一些依靠,自然是有机会凑一起,就凑得紧些,万一抱上了东海大腿,那就是烧高香了!

君不见二郎神杨戬,此时尚被关押在那压神台之下,堂堂天界战神,却落得如此下场,多番证据,早已证明仙鬼神佛大战早已开始。不过地府之战,倒是巫族之战,而如今帝江出世,更是彻底有将大劫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从而将仙鬼神魔大战,演化为仙鬼神魔巫妖大战。

当然,因为当年三十三天外,紫霄宫鸿钧道人为这魔界定论,便是有意将魔界作为一个仙界的对立存在,故而,妖魔巫,其实都应该算是魔。修行者分界而居,其实也有着很深层次的原因。

却说今日,正是那东海宴会之际,各方来客,却是络绎不绝。不少人都是修行者中独行侠,一身清风来,入海不沾尘。

亦有那习惯了光彩的修行者,倒也来的匆匆,一路法宝招摇,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神通一般。更有那无趣之人,学那八仙渡海,结伴而行,倒也贻笑大方。

“道友有礼了。此番却是热闹!东海这一聚会,倒是来了不少人咧!”

一个满嘴胡茬子的道人,身后背了一个偌大的葫芦,牛哄哄地站在那里,拉着一个刚刚踏波而来的剑仙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