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2/4页)

僵硬的脑子。

那张椅子,应是皇上坐的;他会坐在那里,亲眼看着皇儿择选自己的王妃――

私自出走,当然可以,但,会累及赵府上下――

忽然,一阵自外面传来的脚步声打断了她的冥想。她与众少女一起循声回望。

来者皆是她熟识之人,粗粗数去竟有二十余位。走在最前面的是皇上,其后紧随的是赵贵妃、惠妃及宫中年长位尊的嫔妃若干,太师袁仰薄亦赫然在列,跟在最后的,是襄敏公夫人、镇国公夫人等几位与内廷关系密切的命妇、贵夫人。

他们,自然是为太子选妃这样的宫闱大事当见证人的。

殿中待选的少女都是大家闺秀,此时阵脚不乱,见皇上和众人都落了座,便一齐屈膝行礼。皇上含笑颔首,明亮锐利的目光却将众少女一一打量遍,然后,微抬起右手手腕。

边上的太监立即走下去。

不一会,大殿里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郁竹慢慢抬起眼帘。

不用回首,她就知道那是谁。因为,她是第一个听到那脚步声的人。两年多的时间里,从点点的细碎踉跄到一路的连贯利索,她与那人共同见证。

可是现在――

她始终没有循声望去,只直着身子,茫然盯着前面的朱漆柱子。

记得很久以前,她与他在隆福宫里相携登高,看见墙外一列走过的待选少女,曾一起慨叹少女们不可捉摸的命运;没想到仅隔一年多,她也站在了待选队伍中,等待他的挑选。也许,他也不曾想过罢?

天命――她默默地想,难道这就是天命?每个人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么?

她想得如此出神,直到一个太监拉长了声调尖声道“薛问青--”,她才惊醒过来,凝目望去,太子已站在一个绿衣少女身边。

选妃开始了。

太子在每位少女面前略站一站,以示验看。每个被验看的少女都蹲身行礼,他则颔首还礼。

旁边太监随着他身形的移动,接连念出少女的名字。

“王盈--”

“谢珊珊--”

待太监念出“赵郁竹”时,郁竹微微蹙了眉尖,略低下头,也蹲身行礼。她没有去看太子,却知道他一定在瞧她,因为脸颊上有些刺痛--仿佛被一簇小小的火苗,浅浅地灼着。

她听到了他粗重的呼吸。可是,她始终没有抬起头来看他,只木然地盯着青砖地。

太子也许在她身边多停留了半刻,但很快便与她擦肩而过。太监立即念出下一位少女的名字。

“谢云溪--”

啊――

她的头脑突然变得通透澄明,心中放下了仅存的那一点犹疑和迷茫。

刚才从她身边走过的那个身穿浅色华丽宽袍、发束金冠的年轻男子,是太子殿下,不是之临。

她的之临,是那个初时坐着轮椅,目光却澄澈明亮的素衣少年;后来,他喜欢牵着她的手,在浓荫下安静地散步。他们身边没有旁的女子。

她的唇边,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微笑。

之临,其实早住进了她的心间。他将伴随着她,脱离重重宫墙的束缚,在今后的岁月里,踏遍东越的山山水水。

太子走过最后一位少女,转身返回,和皇上说了几句话。

一位宫女端着托盘,站到太子身边。

侧旁的袁太师和惠妃等人都忍不住在座椅里动了动身子,因为太子即将在这十五位少女中,正式选定他的正妃和侧妃。选中的少女和她整个家族的命运,将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初夏的风透窗而入,少女们裙裾翻飞,远远望去,个个身材袅娜轻盈,简直叫人分不清谁是谁。

太子却没有犹豫,他穿过众少女,直直走向郁竹。

袁太师忽然伸出五指罩住了茶几上的茶碗。

按照惯例,先选出的少女,是地位最高的太子正妃;也许,太子是想早早定下郁竹?

殿内鸦雀无声,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牢牢地放在他身上。

郁竹却是侧过脸去,怔怔地看着那手端托盘的宫女离自己越来越近。托盘里端端正正放着五件选妃信物,中间一支晶莹剔透的绿玉如意,边上四只红彩缎绣鸳鸯荷包。

清早入宫后,引领郁竹等待选少女的年长女官除检视她们的仪容、嘱咐若干注意事项后,还向她们解释道:

“诸位小姐,待会若太子殿下钟情于你,他会给你一样信物,正妃会得玉如意,其余人得鸳鸯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