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杏树湾狄米两大姓,米良田可是米家出名的人物。大约人脑子一灵了,就往往不安分。米良田长得矮,村里人编顺口溜称,七寸人人八寸高,罐子里喝水不猫腰,来来回回水道里跑,一尺蓝布缝了拖地拖地个大皮袄。但脑子却特好使,一会儿就能捣三四个鬼。

三十年代,米良田的父亲米吉祥,就是村里的能人儿,从小跟着二十里铺的一个客商当小伙计,三年之后就提升了三掌柜,后来又当了二掌柜。每月的收入都被他折成股份,抵垫在铺子里,并帮助大掌柜把买卖做得很大。赶到“七七事变”前夕,他们已开始在天津、太原、包头等地开设了都叫做“亨和瑞”的大商号,成为这一带出名的大买卖人了。村里已先后盖起了两串大院,养了车,雇了长工,用米良田的话说,那时他们家光冰糖还有一瓮子呢。

谁知“七七事变”日本人一来,他爹被日本人杀了,店里的股份也全被大掌柜独吞了,家道便从此中落。然而这个米良田毕竟念了几年书,一天到晚还在思谋着要重振父亲的家业。所以,只要狄家人掌了权,每次运动来,都免不了要把他拉出来批斗一番。

可是没过了一年,当又一场政治风暴来了的时候,米家的人便到处揭,说他们是右倾回潮。狄小毛家是上中农,怎么能列席党支部?还有人又回忆起他爹狄臣当年干过国民党。于是公社专门派人去外调,虽然最终也没调查出个结果,却把村里的政权又夺到米家了。狄小毛一气之下,把所有的职务全辞掉,又开始整日拼命地干活。就在这时,村完全小学的公派老师突然在领着学生劳动时被开山放炮炸死了,一时又派不到别的老师,他才便开始了一年多的民办老师生涯。

虽然城里闹革命闹得如火如荼,可山村小学毕竟还在上课学习。学校设在一座五道庙里,黑漆漆的一座大殿里,整整齐齐坐着一至五年级的全部学生。他一会儿讲一年级的课,一会儿又讲五年级的课,就像轱辘一样周而复始,转个不停。前任老师是个书虫子,留下的书真不少,他便借口要备课,晚上也不回家,一个人点盏小油灯,彻夜不眠地畅游在各种令人神往的书的世界里。直到有一天,村里的肉支书突然领来了一个外地人。

此人高大魁梧,虽然那年月没什么胖子,这人却似乎并不瘦。文质彬彬的,一看就是城里来的大干部。肉肉把这个人让到屋里坐下,扭头对他说:

这是省下乡工作组的杨组长。他要在村里住些日子哩,从今天起你把这房腾出来吧。

对于这个肉肉,狄小毛从来就一肚子气,不客气地说:

哎,你说得轻巧,腾了房,我到哪里去备课?

回家备去!

我家没煤油。

没就买!

你出钱。

眼看着两人就要吵起来,这个杨组长忙笑着说:不要叫唤不要叫唤,我看这样吧。我们工作组十几个人,都分散到各村了,这个村只有我一个,单住一间房也怪闷的,就叫这位老师和我住一块儿吧。

………【水蛇腰美妇】………

2o3。水蛇腰美妇

肉支书依旧气恨恨的,拧着过早脱落的眉毛说:那怎么行,你是组长嘛……他,他算什么老师,不过是咱村狄臣驼子家的一个娃罢了。才代了几天课,看把他兴球的。

我兴什么了?有本事你不让我代呀?

狄小毛也气呼呼的,一句话也不让。

杨组长又摆摆手说:啊呀你们怎么还吵呀!我作主,就这样定了!然后便向他点点头,拉着肉肉去大队部了。

自打记事起,狄小毛就记得村里老有工作组来。可是,杨旭这个工作组长,却和以往的工作组都不一样。这个人十分和善,有事没事愿意和农民们唠。虽说是来整顿村组织的,杨旭却在村里一年都没开过一次批斗会。每天晚上,杨旭就拿出一摞摞的大厚书,不住地看,又不住地叹气。熟悉了便把书推荐给他看,并耐心地给他讲各式各样的道理,这些都是他过去从未听说过的。

同时,这人好像来头挺大,自从来了村里,公社、“县委”都有人坐着小车来看他,还带来一些稀罕的饼干、白面之类的东西。

有一天,杨旭突然对他说:小狄呀,你入党吧。

可是……肉肉不让我入呀?

你放心,我早为你安排好了。这也不是你个人的事。经过这一段的调查了解,我已经弄清楚了。你们这个杏树湾,土地多,劳力少,漫山遍野水果树,这十几年却一直穷得叮当响,去年一个工分不到一角钱,原因就在一个斗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