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页)

住在心里想到:我何时能有这份见识?

李国立则忍不住说道:“真是太精彩了!一番话,由浅入深,涵盖了方方面面,把小说中的各个闪光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这要还是没有深入研究过,那那些研究金庸小说的专家学者都可以回家种地了!”

姜成谦逊一笑:“都是小子浅见,当不得李老师如此赞誉。”

“不然!”蔡艺侬抢先说道,“为了改编《书剑恩仇录》,我们可找了好几个知名学者,可没有几个有阿成你这份见解独到,把优缺点都分析到了。阿成,你就是太谦虚了!”

“是啊!”李国立也点头同意,“那么,阿成,你觉得要是把《书剑恩仇录》拍成电视剧,如何能把它拍好?”

“那自然是要扬长避短,”姜成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刚才已经说了小说中的几点不足,只要把它们一一补足,再加大其中的闪光点就行了。像主题思想,既然我们都知道了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就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将红花会的各个当家都塑造成英雄,加些英雄事迹的细节描写,在另一方面又要突出清政府的残暴无情,在其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生活的艰难,以表明‘反清复明’是必须要履行的崇高使命。而对于男主角陈家洛,则放大他人性中的光辉,既然他成不了枭雄,就努力把他塑造成盖世英雄。在其做各种艰难抉择的时候,多加几个心理描写,让观众代入进去,了解他的不容易,这样一些缺点就不会那么突出,反而与乾隆的狠辣无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最后大战的时候,可以将双方那个血战的结果弄得更惨烈一点,显得红花会的英雄们虽败犹荣。而最后结局也不要让所有人都隐退,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做着‘反清复明’的事,就好像留下了希望的种子,更加能突出主题。

还有,这是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动作戏是少不了的,也是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因素。在动作戏中最好多加一点武功效果的逼真特效,就像香港武侠剧中的那样,显得很有气势,也更能吸引人眼球。”

最后一点似乎有点多余,其实不然,唐人公司出品的电视剧中对于特效还是很看重的,不过可能是因为经费的原因,特效做的都不是那么逼真,有的一看就是虚假的,就像后世热播剧《步步惊心》最让人所诟病的地方,就是几个特效场景都太假了,完全没有美感可言。像《书剑恩仇录》这样的武侠改编剧,情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武功效果特效,一定要有美感,给观众一种惊艳的感觉。这两方面要是弄好了,电视剧就成功了一半,剩下一半就看演员的了。

李国立显然对姜成的观点很是赞同,打眼看向蔡艺侬,而蔡艺侬现在却是苦了脸,她明白李国立的意思,不由苦笑道:“阿成啊,你可真会给你K姐我添负担,这下恐怕又得加钱了!”

姜成笑道:“K姐,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们唐人现在就是起步的太晚了,所以想要发展壮大就只能走精品路线,花大价钱保证每一部出品的影视作品都是绝对的精品!那样不但能尽快打响知名度,也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李国立也同意道:“没错,所以我认为在特效上应该再加一点钱,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只要我们的作品质量好,还愁以后的收视率吗?”

见两人都是这个论调,蔡艺侬不禁咬牙道:“好!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就再加钱到视觉特效上。米兰,你记上,回去就通知策划部、视效部、美术部和后期制作部,告诉他们都从新做个预算出来!还有编剧部,将阿成刚刚提到的几点都记上,回去告诉他们再修改一下剧本!”

看着蔡艺侬雷厉风行的发号施令,姜成暗自点头,这下《书剑恩仇录》应该比原版那部成功了!

不过他没想到李国立还没有放过他,却听李国立又向他问道:“阿成,听你刚才一说,你在武侠文学上的造诣也很深的嘛。听说你最近又出了一本名叫《昆仑》的武侠小说,能简单谈谈吗?”

其他三人又支楞起耳朵,看向姜成,尤其是胡歌,他想知道这事儿很久了。

姜成又是苦笑一声,这还没完了!

………【第二十章 《昆仑》火爆的销量】………

通过刚才的问题,李国立已经初步了解了姜成的才华,的确是才学过人。而更令李国立满意的是姜成的为人,有才却不张扬,说话有理有据,为人外表谦和,骨子里却透露出刚强,是一个很好的年轻人。

所以对这个特殊的年轻人,李国立的兴趣更大了。刚刚听完他对《书剑恩仇录》的看法,发现姜成在武侠文学上的造诣也是很深,又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