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3/4页)

又还没有定亲,到时候他的亲事,还是四姑娘的亲事总要有人张罗,老太太,您身子骨吃的消吗?”

孙妈妈的意思是,就算要杀大夫人,也得等世子夫人进门了再说,不然内宅无主,有好些事不好办啊。

要是分家,三房先不分出去就好了,但是孙妈妈知道,只有三房先分,其他庶房才无话可说。

老太太重重冷哼,“指着她,我怕安容和北哥儿的亲事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孙妈妈抿唇不语,连大姑娘的亲事,大夫人被禁足了,都一再动手脚,何况她掌着内宅大权呢?

孙妈妈扶老太太饶过屏风。

身后有丫鬟急急忙过来,“老太太,大夫人回来了。”

孙妈妈回头看着夏荷,“大夫人回来了,这么点事有必要禀告吗?”

夏荷猛摇头,这么点小事,借她三五个胆子,也不敢在老太太乏的时候禀告,“是宫里的公公送大夫人回来的,说是把之前徐太后下懿旨时顺带赏赐的诰命服带回宫。”

孙妈妈听得一怔,“收回诰命服?这是……。”

夏荷点头如捣蒜。

没错,大夫人恢复诰命的事泡汤了。

孙妈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今儿一天,怎么就没遇到一件好事呢。

玲珑阁。

芍药噔噔噔上楼,走到安容跟前,把一大摞银票搁在安容身旁的小几上,笑的见牙不见眼,“姑娘,不多不少,正好三千六百两。”

安容把鞋底搁下,拿起那摞银票,厚厚一沓,叫人心情好的不行啊。

芍药和海棠也是捂嘴笑,她们都知道安容没有丢银票。

至于萧湛,没听他说银票丢了,应该也没有。

不过五姑娘她们喜欢给姑娘找晦气,不掰回来一局,那不是被她们当成软柿子捏?

芍药焉坏,出主意道,“最好是把银票塞二姑娘屋子里,让五姑娘她们好好气气她。”

海棠翻白眼道,“虽然是气到了几位姑娘,可手的银子不是又还回去了吗?”

海棠觉得,银子最实惠,而且沈安玉她们受的惩罚也够了,她们已经互相猜忌了。

芍药撅了撅嘴,没有再说。

转而说起另外一件事道,“姑娘,今晚要给萧表少爷做一桌子红烧肉才够呢,他真的帮姑娘把大夫人诰命封号弄没了。”

这会儿,萧湛在芍药眼底已经是神一样的人物了。

先是送四老爷去千里之外。

又把刚刚从坑里爬出来的大夫人踹回坑里去。

安容脸颊微微红,问芍药道,“他用什么办法帮我的?”

芍药巴拉巴拉一阵倒豆子。

事情是这样的。

今儿大夫人意气风发,扬眉吐气的进宫给徐太后谢恩,谢徐太后给她伸冤辩白,还她一个贤良名声。

徐太后见大夫人气质不错,眉间也温婉,对大夫人很有好感,尤其是大夫人妙语连珠,三言两语就解了徐太后为祈王担忧的心。

聊的正欢时,宫女来报,说郑太后请徐太后和大夫人去听戏。

郑太后有请,徐太后不敢不给面子,这不就和大夫人去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九章 丢脸

戏,还是那日徐太后瞧的戏,就是那首引起徐太后共鸣的《马娘》。

郑太后听说徐太后喜欢这戏,今儿特地也来听上一听。

谁想,这戏和上回徐太后听得有些出入。

前面大部分都相同,后面结尾的时候加了不少。

后面写继子继女反击,马娘诉说自己苦衷连连,继子继女幡然悔悟,对她孝心有加,好吃好喝的供养她。

本来这里就是大结局的,但是后面加了一出戏。

马娘病了,继子继女还有她亲生儿女都在床前,谁来伺疾,这是个问题。

按理该马娘亲生儿女来,可是长子却是继子。

而且是药三分毒,马娘舍不得自己的儿女吃那个苦,让继子继女来。

起先几次都是继长子来的,嘘寒问暖,孝心让老爷感动,再看幼子站在一旁,睁着眼睛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幼子不及长子一半。

就让马娘的亲生子来。

然后,重头戏来了。

马娘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儿子不是长子,没法继承家业,将来的日子会凄苦的多。

就想毒死继子,将家产留给亲生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