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2/4页)

江逸晨再次重申,说这些蔬菜的存放时间比普通货要长得多,这是经过多次实验得来的结论,只需每天稍微在其表面洒点儿水就可以保持状态了。再说姑姑一家要来过大年,人多消耗就快,不必担心。更不用拿去送人。

这才打消了江国铭的疑虑。美食当前,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于是这顿晚餐比平时整整多添了一碗饭。

同桌正大快朵颐的喜子,对于江逸晨关于特种蔬菜价格成本的说法半信半疑,但也不便问什么。

至于石锁儿,则深受感动,这么昂贵的蔬菜,自己在岛上可是天天吃,饭量还大,晨子哥对自己真是太好了。

晚上,三部电暖气被分配到了各个房间,共同作用之下,屋里变得暖融融的。

江国铭此时也想开了,瞧目前的情形,儿子的经商能力似乎很强,经济实力明显远在自己之上。以前总想着为他留点儿钱娶媳妇成家的念头看样子也没有了必要,于是不再去心疼那点儿电费,三部电暖气都开通宵也无所谓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家中的现状、买电暖气

江逸晨将竹筐中的蔬菜瓜果取出,分门别类放到客厅阳台上。

喜子见状,也过来帮忙。

收拾完蔬菜,江逸晨把一个大旅行袋提到老爹的卧室中,从里面取出了羊绒毛衣毛背心毛裤、皮鞋、茶叶、电子血压计、电动剃须刀等等物品,在桌子上摆了一堆。

“唉,你在外面干个体户,也不容易,方方面面都得花费。给我买这么多东西干啥?我也用不了的。”江国铭瞅着桌上的东西,叹了口气说道。

这些大多都是听说过的名牌货,估计得花不少钱。

“爸,我们那饭馆子现在的生意可好了,还开了分店。这点儿真不算啥,都是消耗品,慢慢使着吧。”江逸晨说着,将旅行袋清空。

父子俩坐在沙发上聊了一会儿天,谈谈各自的近况。

江国铭所在的县农机厂,现在还是那副老样子,好在上面有个三农政策倾斜,每年都有一笔财政补贴,这才得以维持。

职工待遇方面,也就工资能按时发放,其他的就别指望了。医保也落实不到位,很多人医药费用的报销都没有着落。

“爸,这农机厂也没啥意思,要不你干两年就申请提前退休得了,或者想法儿开证明整个病退啥的也行。要是闲不住的话,干脆到粼江来给我帮帮忙,我那儿正缺人手呢。”江逸晨琢磨一下,随之提出建议。

“那哪儿成,不管咋说。我在这厂里干了大半辈子,怎么着也有点儿感情。再说我的身体还不错,哪儿好意思提前退休呢?除非它倒闭关门了。”江国铭听了,连连摇头。

江逸晨也明白,父亲那一辈过来人中,很多对于工作多年的老单位老工厂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这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可不像现在的人才市场,一个个三天两头跳槽都成了家常便饭。

他想了想,也不再劝,各人有各人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但求心安即可。

江逸晨坐了一会儿。感觉屋里温度有点儿低,站起身走到窗下的暖气片位置,伸手一摸,温呼呼的。

“爸。这暖气咋不热啊?”他问道。家属楼是由农机厂的锅炉房直接供热的。

“能有点儿热乎气儿就不错了。厂里今年缺钱买煤。”江国铭回应道。

“爸。那可以开空调啊。哦,对了,是单冷的。要不弄个电暖气也行。这要是冻病了可咋办?”江逸晨继续问。

“嗨。我觉得屋里还没那么冷,最多穿厚点儿就行了。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褥子底下开了电热毯的。”江国铭不以为然地回应。

江逸晨明白了,老爹生性节俭,其实这是舍不得花电费。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他曾经给家里寄过两万块钱。当时老爹还打电话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儿。

他找借口解释了一番之后,老爹说家里不需要,这两万元也不会动,就存在银行留着给他将来娶媳妇用吧。当时弄得江逸晨哭笑不得。

其实话说回来,整个去年,因为购买云沙岛的事情,他的资金面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也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改善家里的生活。

直到鼎香园总店开张有了盈利之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现在看来应该为家里多做一些事情了。

当初为了省钱,家里的老空调买的是便宜单冷型号的,并没有制热功能。

于是,他提议要去外面买三个电暖气回来,分配到每个房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