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你我之间,何需如此,先生但请直说无妨。”瑾王听他语气有异,便站定了平平看着他,一副仔细聆听受教的模样,眸色却是微有闪烁,心中则暗道:莫非他也想到了那一点?

见他如此,洛先生心下稍安,十分谨慎地说道:“王爷既已怀疑是有人示意明守靖杀人灭口,不知是否曾想过,那人会是谁?”

听他将话挑明,瑾王心中微凛,面色却是一沉,轻振衣袖,低声斥责道:“本王已说过,你且直言道来,莫要拐弯抹角。”

“当时在明家的,除了王爷您之外,便只有白文启。”洛先生道,“王爷既然动了薄怒,想必是心内早已有所怀疑,却不忍心点破。但在下却不似王爷那般顾虑颇多,在下只知道,但凡对王爷不利之人之事,在下但凡有所觉察,便要即刻指出,否则一旦延误,说不定便会对王爷的大计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听到大计二字,瑾王神情愈发凝重:“你以大业劝谏本王,莫要犹豫,莫要手软,本王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但你可知,若无白家襄助,本王便如被砍去了手臂,损失不可谓不惨重。届时元气大伤,又用什么来图谋大业?”

“王爷果然早已有所怀疑。”

“不错,本王那晚听到秘报说明府有下人集体中毒身亡时便起了疑心,待到次日听说明守靖下落不明,至今生死未卜之后,对白家更是疑心重重。你以为本王不想彻查清楚么?但新盟初立,若是教白家发觉了本王的怀疑,那未免与本王之间要生出嫌隙。”瑾王烦燥地说道。

洛先生追随他多年,见状便知道瑾王虽然状似犹豫,实则心内已有决断,只是等人来最后推他一把而已,遂立即说道:“但王爷有没有想过,如果真是白家人唆使明守靖鸠杀下人,之后又掳走明守靖以期灭口,那他们极力想隐瞒的是什么?如今他们已投靠了王爷,却仍对您颇多隐瞒,实在不由得人不起疑心。再者,便是他们真有苦衷,那么既隐瞒了这一次,那会不会还有下一次?如果他们为了所谓苦衷继续欺瞒王爷,那又该何时才是个尽头?白丞相既决意为王爷您做事,就该一心一意,似这般颇多私心盘算——请恕在下直言,便是白家有通天之能,您也断断用不得!为人臣者若不能一心尽忠,那于主上又有何益?”

这话字字句句说到瑾王心坎里。掌心握紧复又松开,如此反复数次之后,瑾王终是轩眉一展,下了决定:“先生所说种种,无一不是本王顾虑……也罢,在彻查清楚此事之前,本王不会再信任白家。”

瑾王颇费了一番心力才建立起与白家的盟约,谁想不过数月便发现白家不可信任,不免十分悒郁。不过,他目下也不会立即与白家撕破脸面,而是会继续与之虚与委蛇,利用白家的势力,只是从此不会再将机密告诉白孟连。

但白孟连也不是傻子,纵然颇多掩饰,并极力与之周旋,他迟早也会察觉瑾王的态度变化。一旦到了那时,就算所谓盟约并未撕毁,也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看来,另行寻找收拢新盟友一事,已是势在必行。但白家在昭庆权势滔天,无人能及,放眼朝中,根本再无哪一派的势力比得过他们。若非他家当年送入宫内给太上皇做了贵妃的侄女意外早夭,未能留下子嗣,如今这昭庆江山只怕也要冠了白姓,无论是宣长昊还是他宣子暇,都再无置喙的余地。

想到这里,瑾王在心烦之余,不免又生出了几分庆幸,神情由此缓和了几分。这时,他才想起来还没有安抚幕僚,便说道:“洛先生,你不畏白相权势,直言提醒本王,这份忠心,本王记下了。”

洛先生连忙谦逊了几句,又说道:“其实王爷早有察觉,只是心存仁念,不忍斩断而已。在下只是跟在王爷后面,把您所考虑到的点明一下罢了。”

瑾王对他不居功自恃的回答很是满意,只是,心内不免又叹了一声:若是白孟连也肯像这样全心全意为自己考虑,自己当真是做梦也要笑出来了。本以为与他家结盟,皇位到手眼见指日可待,没想到最后竟是又起波澜。但愿这只是好事多磨,而非是功败垂成的前兆吧。

一念及此,瑾王赶紧摇了摇头,像是要驱去那些突然生出的不吉利想法。

------题外话------

多谢catherine333、konglingchun两位亲的月票=333333=

章节目录 134 嫌隙渐生

瑾王因明府之事对白家生出疑心,但却万万没有想到,此时在白府,白孟连也正在为此事斥责白文启。mianhuatang。cc '棉花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