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刘备则只给关羽万余兵马守汉中,自领兵四万,挟张飞、赵云、魏延合诸葛亮,领刘表之命,出汉中至荆州。

刘表本欲调回新野刘琮,与刘备合兵一起南下江夏,诸葛亮道:“今曹操与杨锡相互攻伐,刘荆州尚有可利用之处,是以曹操并未来取荆州,但世事难料,请将军以防万一。”

刘表闻言,也觉有理,便不调回南阳守军,只刘备领军南下,与刘琦合兵一处,来攻江夏。

刘备至安陆,张于禁至汝南,曹操至沛县,夏侯渊至齐郡边境,杨锡则亲往陈留,与太史慈一起,抵挡曹操。

夏侯渊的兵马,自有卫瓜和张辽抵挡,至于江夏,有毛峦三万兵马,杨锡为保万无一失,令荆南战区副司令文聘,领屯田军三万至武昌,以为震慑。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战争不战

杨锡至陈留,本以为曹操会领军来战,不想曹操至沛县后,竟然驻扎在那里,并不东进。

曹营三路军马,并没有传来任何战事消息,杨锡有些纳闷,不知道曹操还要等什么时机。

唯一一路有动作的,是刘备领军从安陆出发,往西陵而来。刘备是倾巢而出,安陆并不留任何守将。

看来诸葛亮已经看清了杨锡面目,知道杨锡不想现在就取荆州江北任何地区。没办法,南郡也好,南阳郡也好,都是荆州腹地,太多士族盘踞在此,杨锡若要在此占地,非得大杀一通不可。

黄氏、蒯家、蔡家、庞家、马家、习家等六大知名家族,都在荆州,杨锡想想都觉得想吐,这些家族都是老顽固。

黄氏、蒯氏、蔡氏、庞氏,这四家就不说了,但说马氏和习氏。

光马氏一门,就出了五人为当世知名士子,马伯常,马良长兄。马仲常,马良次兄。马叔常,马良三兄。马谡,字幼常,马良弟,这马谡,便是后因失街亭而被杀那位了。

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又在五人中最为出色,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因马良的眉毛是白的,他不是白眉大侠。

习氏,也是厉害得不行,从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开始,历代为官。习郁在襄阳岘山南,依照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旁有堤,种有竹、楸、芙蓉、菱、芡覆于水面,人称习家池。

这习家池可不得了,延存两千年的历史还存在。它是中国最早的园林建筑之一,全国少有,被誉为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

这六家大族,每家大族光掌控的人口不说,就光他们在东汉整朝的官吏算下来,就几百人了,每个人有一些门生什么的,杨锡得杀多少人。

再说了,自己辰河区,也不知道多少人,与这些家族,都有些牵扯不清的关系。

杨锡现在不想杀他们,只想壮大自己的根基,到时候将这些家族孤立,让他们由多数变成少数便可。

以辰河商会的实力,杨锡亲领大军十几二十万,往北杀将上去,得整个荆州也不是难事,关键得了之后难以稳定,那就不美了。

却说刘备并不知道曹操与杨锡没有动手,他自己屁颠屁颠的领五万大军至西陵。毛峦命周泰领军,与自己各把手隘口,以抵挡敌军,只留黄杰领六千兵马守西陵。

文聘也乘船过江,陈兵夏口,与毛峦互为犄角。

刘备命张飞、赵云、魏延各领兵马搦战,毛峦只是坚守营寨,并不出战。

刘备问计孔明,如何破敌,孔明摇着羽扇微笑道:“主公,此战却要让杨锡大吃一惊,亮已经为其准备了一个不小的礼物。”

“礼物?”刘备还不知就里。

孔明道:“主公稍等,亮即着人将此物带给主公看。”

诸葛亮命左右去取自己准备给杨锡的礼物,不多时,两位军士上来,抬来一张巨弓。

刘备看时,只见此弓也不知何种木材打造,只知其比一般的弓复杂数倍,便是自己,要将其拿起,都有些吃力。

“主公且听亮细说,此物为脚踏弩机,需至少二人操作,其力比起平常弩机,要强大三四倍,能射出一支强弩,射程至三里左右。”

“强弩?细看此物模样,如此复杂又巨大,难以操作,应不便用于战场吧?”刘备疑惑。

孔明道:“主公猜测不错,此物的确不适合用于战场,但有一处,却比战场更重要。”

孔明说着,一边伸出手来,指向天空。

刘备此时恍然大悟。

“莫非?”

诸葛亮笑而不语,其他人莫名其妙,只刘备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